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参苏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参苏饮

【方源】:

《三因》卷十三。

【异名】:

参苏汤(《普济方》卷四〇三)、人参前胡散(《奇效良方》卷六十四)、十味参苏饮(《保婴金镜录》)、冲和汤(《济阳纲目》卷十一)。

【组成】:

前胡 人参 紫苏叶 茯苓各三分 桔梗 木香各半两 半夏(汤) 陈皮 枳壳(炒) 甘草(炙)各半两

【用法】:

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七片,大枣一个,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服。

【功用】: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❶ 《局方》(淳祐新添方):开胃进食。
❷ 《景岳全书》:解肌宽中。
❸ 《简明医彀》:疏邪清气,消痰除热。
❹ 《医林纂要》:调气,补中,解表。
❺ 《中药制剂手册》:疏风散寒,理肺止咳。

【主治】:

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湿,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膈满闷,苔白脉浮。

❶ 《三因》:痰饮停积胸中,中脘闭,呕吐痰涎,眩晕,嘈烦,忪悸,哕逆;及痰气中人,停留关节,手足亸曳,口眼斜,半身不遂,食已即呕,头疼发热,状如伤寒。
❷ 《局方》(淳祐新添方):感冒发热头痛,或因痰饮凝结,兼以为热,中脘痞闷,呕逆恶心。
❸ 《片玉心书》:小儿痘疹发热,面燥腮赤,目胞亦赤,呵欠烦闷,乍热乍凉,咳喷嚏,手足指冷,惊怖多睡。
❹ 《赤水玄珠》:伤风鼻塞,恶心有痰,胸膈不利。
❺ 《景岳全书》:孕妇伤寒,痘疹。
❻ 《证治宝鉴》:风寒气喘。
❼ 《医林纂要》:中气虚弱而感冒者。
❽ 《医钞类编》:四时感冒,伤寒头痛,发热无汗及伤风咳嗽声重,涕唾稠粘,潮热往来。
❾ 《方剂学》: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湿。憎寒发热,胸膈满闷,脉弱。

【加减】:

哕者,加干葛;腹痛,加芍药。

【方论选录】:

❶ 《古今名医方论》:叶仲坚曰,此咳嗽声重,痰涎稠粘,涕唾交流,五液无主,寒湿稽留于胸胁,中气不固可知矣,故以人参为君;然非风寒之外邪来侮,则寒热不发,而痰涎不遽生,故辅以紫苏、干葛;凡正气虚者,邪气必盛,故胸膈满闷,辅以陈皮、枳壳,少佐木香以降之;痰涎壅盛于心下,非辛燥不除,故用茯苓、半夏,少佐桔梗以开之;病高者宜下,故不取柴胡之升,而任前胡之降;欲解表者,必调和营卫,欲清内者,必顾及中宫,此姜、枣、甘草之所必须也。名之曰饮,见少与缓服之义。
❷ 《医方集解》:风寒宜解表,故用苏、葛、前胡;劳伤宜补中,故用参、苓、甘草;橘、半除痰止呕;枳、桔利膈宽肠;木香行气破滞,使内外俱和,则邪散矣。

【备考】:

本方改为丸剂,名“参苏丸”、“参苏理肺丸”(见《江苏省中药成药标准暂行规定汇编》)。《局方》(淳祐新添方)有干葛;《易简方》有干葛,无木香。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