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历史比较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历史比较法 ❶ 音韵学术语。也叫“外部拟测”。根据亲属语言或方言中的词或词素的共时形态和语音形式构拟其原始形态和原始语音形式的方法。如汉语“三”字,广州话〔csam〕,北京话〔csan〕,福州话〔csaη〕,上海话〔csε〕,通过历史比较法,可以把“三”的原始形式构拟为*csam。但要注意:(1)参加比较的语言或方言必须要有亲属关系。(2)进行比较的词或语素意义必须相同,至少要求很近。(3)进行比较的词或语素不能孤立进行,语音上的近似并非必要,而要有系统对应。如“三”字古属心母谈韵,心母在相同条件下,无论是广州话、北京话、福州话、上海话都发成〔s-〕,如“扫、散”等字。谈韵在广州话中发成〔-am〕,北京话中发成〔-an〕,福州话发成〔-aη〕,上海话发成〔-ε〕。比较有系统对应的词或语素,排除偶然相似,才能进行历史构拟。(4)如有历史文献资料,构拟时也可加以参考,但是历史资料并不是逻辑上充分的经验证据。如隋代《切韵》记录了“三”字所属的谈韵,它是闭口韵,即以〔-m〕为韵尾,又是一等韵,即韵母为低元音〔a〕或〔a〕。但据此并不能证明广州话的〔-am〕最古老,而北京等地的语音形式是后起的或派生的。因为现代方言中的语音对立完全有可能在《切韵》时代已经存在,因此这只是把问题在时间上推前了一千三百年。构拟原始形式有三条方法论原则:(1)根据实验语音学得出的普适性原理,(2)根据一般语音演变规律,(3)根据类型学得出的用蕴含方式表示的语言普遍现象。如,从发音上,〔Vm〕→〔Vn(V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