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原合溪草堂图轴
明。赵原绘。纸本设色。纵84.4厘米,横41.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赵原(?—公元1376年),亦名元,字善长,号丹林,山东莒县人,寓居吴县(今苏州)。明洪武间征至中书作画,因应对不合朱元璋意被杀。赵原擅作山水,师承董源、巨然,也参用李成、郭熙画风,并与王蒙、倪瓒、顾德辉友善,受他们的影响。善用枯笔浓墨,风格苍郁深邃。也兼能竹石,是元末明初的著名画家。此图为赵原之友顾德辉而作。顾德辉,字仲英,是昆山的大收藏家,元至正末年,天下大乱。顾德辉为逃避吴王张士诚的聘任而遁迹于嘉兴郊外的合溪,筑草堂而居,赵原绘成此图相赠。图右下方绘一角坡峦伸入湖中,苇草丛生,枯木横展,小径如带,高树丰茂,树下二人正在交谈。前面是堆砌严整的石台,草堂临水而立,一部分房舍遮没在浓密的树荫之后。堂中主人正在读书,门前有客策杖来访。台下两只小船傍石倚靠。湖水漫漫,坦荡无垠。三驾渔舟集聚一处,渔夫们立在船头捕鱼罱泥。远方沙渚汀洲之上,丛树成行,间有草舍小桥隐现于烟岚水雾之中。画面构图以湖水为主,水色苍茫,层次分明,山石勾皴柔和、设色轻浅,笔调湿润疏淡,意境清旷悠远,不同于作者惯有的风格。图中篆书自题:“莒城赵元为玉山主人作合溪草堂图。”下钤〈善长〉方印。接后有顾德辉题写的诗与跋,其诗曰:“草堂卜筑合溪浔,竹树萧森十亩阴。地势北来分野色,水声来去是湖音。门无胥吏催租至,座有诗人对酒吟。往返还能具舟楫,按图索景倍幽寻。”诗画一体,表现了草堂主人蛰居乡野,幽栖山水的消闲生活。跋后署年:“至正癸卯冬至日。”癸卯为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则此图应绘于是年或稍前。曾经清内府及近人庞元济收藏。《虚斋名画续录》著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