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即:就。 其:那个。道:办法,方法。治:整治。|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去对付他本人。 语出宋·朱熹《中庸集注》一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部·疗病第六》:“其人急需之物可以当药。人无贵贱穷通。皆有激切所需之物。 如穷人所需者财,富人所需者官。惟其需之甚急,故一投辄喜,喜即病痊。家贫不能致财者,或向富人称贷,伪称亲友馈送,安置床头,予以可喜。未得官者,或急为纳粟,或谬称荐举。 是皆即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者也。”清·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征》:“援万国公法,止许海口及边口通商,不得 入腹地。今无论东西大小各国皆如此,独中国任人入腹地耳。如不见许,即我通商于彼国之轮船,亦当 入彼之腹地,此出洋贸易之船所以万不可少。 所谓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鲁迅《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新月》一出世,就主张‘严正态度’,但于骂人者则骂之,讥人者则讥之。这并不错,正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