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卜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卜芥 中药名。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别名:老虎耳,尖尾芋,独脚莲,观音莲,山芋。为天南星科植物假海芋Alocasia cucullata(Lour.)Schott.的根茎。 多年生常绿草本。 根茎粗状,肉质。茎高可达1米多。 叶互生,阔卵形,长15~40厘米,宽10~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微凹,全缘,叶脉两面凸起,上面暗绿色,下面亮绿色;叶柄肉质,浓绿色,长30~90厘米,柄下部两侧扩展成鞘状。肉穗花序单生;花小形,黄白色,单性同株;佛焰苞肉质,长15~30厘米,管长5~10厘米,上部狭舟形,边包旋,肉穗花序短于佛焰苞;雄花在上部,雄蕊连合成六角形的单体;中性花在中部;雄性花在下部,子房1室。 浆果淡红色。 花期5~7月,果期8月。生于林旁、沟边。分布我国南部和东南部;四川等地亦有栽培。 全年可采收。刮净外表的毛和黑皮,切成丝条。每斤加盐1.2~1.5两拌炒,炒至灰青色、水气干、折断面中间无白心时,去净盐屑即可。味辛、性温、有毒。解毒退热,消肿散结。治流感,钩端螺旋体病,毒蛇咬伤,瘰疬,一切肿毒初起,肺结核,肠伤寒,蜂窝组炎,慢性骨髓炎,汤火伤。 内服煎汤3~9克(鲜品30~60克,须炮制,宜煎2小时以上,以免中毒)。外用捣敷。 ❷ 治疗毒蛇咬伤:用卜芥块根去外皮,切片加少许食盐,共炒黄焙干,研成末,装入胶囊(每粒3分),或制成糖衣片(每片0.3克)。成人每日3次,每次3~4片或胶囊1粒。危重病人可半小时服1次,连服8次后改为每小时服1次。 以后视病情逐渐延长给药时间,每隔2~4小时服1次,直至症状消失。 小儿剂量酌减。卜芥对血液循环毒型、混合毒型及神经毒型的蛇咬伤均有一定的疗效,特别是对五步蛇、小眼镜蛇、竹叶青蛇咬伤患者疗效显著。 根中还含胆碱、葡萄糖和生物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