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谢宣城诗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谢宣城诗注 谢宣城诗注诗别集注本。四卷。南朝齐谢脁撰。今人郝立权注。1936年铅印出版。谢脁诗文,《隋书·经籍志》载齐吏部郎谢脁集十二卷,谢脁逸集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作谢脁集十卷。《宋史·艺文志》称谢脁集十卷,又诗一卷。宋以后只传其诗赋五卷,其馀五卷,皆当时杂文,故不传。《四库全书总目·谢宣城集》提要云:“据陈振孙《书录解题》,称脁集本十卷,楼炤知宣州,止以上五卷赋与诗刊之,下五卷皆当时应用之文,衰世之事,可采者已见本传及《文选》,余视诗劣焉,无传可也。考钟嵘诗品,称脁极与子论诗,感激顿挫过其文,则振孙之言审矣。张溥刻《百三家集》,合脁诗赋五卷为一卷。此本五卷即绍兴二十八年(1158)楼炤所刻。前有炤序,犹南宋佳本也。”郝立权即以此本和张溥辑汉魏百三家集中《谢宣城集》为据,摘取其中诗歌,重加排比成为《谢宣城诗注》。其注笺,原录于《文选》李善有注者和原录于《玉台新咏》吴兆宜有注者,原录于《古诗选》闻人倓有注者,以及近人黄节所注十六首,悉并抄入,并一一为之疏通校理。所有引用旧注,悉列本名。在此基础上郝氏再增补注。卷首有郝氏自序和《南齐书·本传》,卷后有历代品评谢脁诗文的集说和考证。其中钟嵘《诗品》、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颜之推《家训·文章篇》、王世贞《艺宛巵言》、严羽《沧浪诗话》等书中对脁诗的评说尤有参考价值。 ☚ 江淹年谱 何水部诗注 ☛ 谢宣城诗注 谢宣城诗注郝立权注。凡《文选》中入选的诗,先列李善注,后加补注。注释详密。人民出版社版。 ☚ 谢宣城诗集 谢庄 ☛ 谢宣城诗注 诗别集。五卷。南朝齐谢脁撰。南宋楼炤刻于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26年)。今人郝立权注。 谢脁,字玄晖。生于宋大明八年(464年),卒于齐永元元年(499年)。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附近)人,生于建康(今南京)。南朝著名诗人。出身望族,系刘宋皇亲。十九岁入仕,先后为豫章王萧嶷参军,太子舍人;萧鸾辅政时,为骠骑咨议领记室,掌霸府文笔,中书诏告,除秘书丞。官至宣城太守、南东海太守、尚书吏部郎。世称“谢宣城”。因系谢灵运同族,故又称“小谢”。因不肯依附萧遥光参预废立事,被诬陷下狱而死。 《谢宣城诗集》五卷。卷一有赋九首,乐府八首,四言诗二十八首;卷二有鼓吹曲四十三首,其中附载沈约、范云等人诗十三首;卷三、卷四皆五言诗,凡八十九首,其中卷四附载萧衍、萧子隆等人诗二十首;卷五有五言诗四十首,联句七首,五言诗中包括王融、沈约等人诗七首。属于谢脁之作计有赋九篇,乐府八首,四言诗二十八首,鼓吹曲三十首,五言诗一百零二首,另有联句七首。其中以五言诗成就最为突出。现存诗篇多为写景山水诗,虽受谢灵运影响,但内容深刻,少了前期山水诗的仙气与佛理,还自然的山川景物于人,将山水诗推向一个新阶段。如《晚登三山还望景邑》,写登山时所见所闻的景物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有声有色,画面明丽。“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一联,更是传诵千古的名句。在艺术上,谢脁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是“永明体”作家中最优秀的代表。其诗自然清新,流丽秀逸,写景状物细致入微,刻划心理笔触婉曲,语言凝炼且富于变化,诗中多佳句。其诗颇有曹植遗风,但惜其“意锐而才弱” (钟嵘《诗品》),不能如子建一气贯到底,因而往往有句无篇。此是其诗一大特点,也是一种缺憾。受南朝乐府民歌影响,他也写了一些五言四句的小诗,这些小诗大多遣词自然,语言精炼,感情含蓄,艺术上也更趋成熟。如《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二十个字写出宫中怨女的复杂情感。又如《同王主簿有所思》:“佳期归未归,望望下鸣机。徘徊东陌上,月出行人稀。”写女子思念远人,音调和谐,含意不尽。这种小诗,已经开了唐代五言绝句的先声。可见谢脁“新体诗”对唐代格律诗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乐府诗为齐雩祭歌,内容如其题目所揭示的,有迎神歌,世祖武皇帝歌、青帝歌、赤帝歌、黄帝歌、白帝歌、黑帝歌、送神歌。在句法上,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九言,每篇用一种句式,严整庄重。其赋多奉和应制之作。 谢脁诗集至少在梁代已广泛流传。《隋书·经籍志》著录其集十二卷,逸集一卷。此本唐已不存。唐以后所传为十卷本,到南宋亦已有佚。宋楼炤刻本是将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所录增补十卷本删去后面散文五卷而成,此为今存最早谢脁诗集。此本亦罕见,但有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洪汲翻刻本。明正德间武功刻本是洪刻本之后首刻本。祖于此本的嘉靖十六年(1537年)刻本,二十二年(1543年)所刻《六朝诗集》本均无楼序,且任意删改,讹误颇多。以后梅鼎祚校注本、《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汉魏二十名家集》本、《七十二家集》本及清梅庚校注本等,虽增进了一些佚诗佚文,但文字讹误仍然很多,亦有篇目次序颠倒甚至误收、滥收之弊。嘉庆元年(1796年)吴骞用卢文绍藏“依宋校本”校勘诸本,在文字篇目的校订上虽仍有粗疏之处,但已是宋本之后最好版本。此本收入《拜经楼丛书》。《四部丛刊》影印明钞宋本和《四部备要》所收吴校本皆未收佚诗佚文。 郝立权注本四卷,多采其师黄节之说,但凡谢诗入《文选》而有李善注者,则采用李善注,并另加补注。汇集各家关于谢诗评语于卷末,是为“集说”。注释详密,可供参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