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北议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北议和 ❶ 辛亥革命时期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地主买办势力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和平谈判。武昌起义后,清政府于1911年11月1日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用软硬兼施手段对付湖北军政府,又请英国公使朱尔典出面“调停”。12月初双方在汉口停战。18日双方代表在上海英租界举行南北议和谈判。伍廷芳代表革命派提出废除清朝政府、建立共和政府等条件;唐绍仪代表袁世凯提出相应的条件。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对临时政府施加政治、军力压力。孙中山被迫表示:“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2月10日南北双方就清帝退位条件达成协议。12日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13日孙中山提出辞职咨文。15日袁世凯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南北议和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失败而告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