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华山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华山参 【名称出处】:《陕西中草药》 【概况】: 异名 秦参(陕西),二月旺(山西),大红参、大紫参(河南)。 基源 为茄科泡囊草属植物华山参的根。泡囊草属全世界约12种,中国约7种。 原植物 华山参Physochlaina infundibularis Kuang,又名华参(《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白毛参、漏斗泡囊草(《中国植物志》),热参(《全国中草药汇编》)。 历史 《中药志》第一册(1959年版)收载,谓:“陕西华阴县(今渭南县)所产华山参为茄科植物华山参的根,体形似红参,当地群众认为是华山出产的人参,有强壮作用,极为信仰。河南沁阳也发现此种植物,称为大红参,视为珍贵药材。”今陕西华山附近地区民间依然作为滋补药应用。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长圆锥形,肉质。 茎单一或少分枝,被白色长柔毛。 单叶互生,革质,叶片心形、戟形或卵形,长5~9cm,宽4~9cm,叶端钝或急尖,叶基楔形下延,全缘或微波状,偶有疏齿;叶柄长2~7cm。 聚伞花序伞房状,顶生或腋生,花梗长达7cm,密生白色茸毛;花萼钟形,5中裂;花冠漏斗状,绿黄色,筒部偶带紫色,5浅裂;雄蕊5枚,著生于冠筒中部,花盘垫座状;子房近球形,2室。蒴果盖裂,径5~8mm,为增大的漏斗状宿萼所包裹,宿萼干膜质,有10条隐现纵肋;种子淡黄色,肾形。 花期3~4月,果期4~6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711页.图5376)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或林下。 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南,野生或栽培。。 【生药】: 采集 早春出芽或初夏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除去根须,洗净泥土,晒干。 药材产于陕西秦岭、华山,河南西部地区和山西南部。 鉴别 性状 根长圆锥形或圆柱形,略弯曲,长5~20cm,直径5~25mm,顶端常有1至数个根茎,其上有类圆形的茎痕及疣状突起,主根下部有时有2~3分枝,表面棕褐色或棕色,具明显皱纹及黄白色横长皮孔,上部有密集的环纹。质略硬而脆,折断面不平坦,皮部甚窄,类白色,木部宽广,淡黄色,可见细密的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微苦,稍麻舌。 以体充实、断面色白者为佳。 显微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至10余列细胞,最外层细胞黄棕色。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导管数个相聚,有的导管旁有细小筛管群,为木间韧皮部。 木薄壁组织及射线有含砂晶细胞。 近中心的导管群四周有时围有棕色扁平形木栓化细胞,内含黄棕色分泌物。 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砂晶。 粉末:灰白色。 ❶ 淀粉粒甚多,单粒类圆形或半圆形,直径3~15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叉状;复粒由2~4分粒组成。 ❸ 网纹导管直径17~85μm。 理化 取样品粉末1g,用氨水0.3ml浸润15分钟,加氯仿20ml,冷浸过夜,滤液浓缩至小体积,点于中性氧化铝板上,以二甲苯-丙酮-无水乙醇-二乙胺(5040:10:0.6)为展开剂,展距20cm,用改良碘化铋钾-碘碘化钾试剂(1 1)显色。 (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16) 加工炮制 取原药材,洗净,去粗皮,与适量甘草、麦冬、栀子、冰糖共煮后,晒干。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蛀。 。【化学】: 含阿托品(Atropine)、东莨菪碱(Scopolamine)、消旋山莨菪碱(dlAnisodamie)、脱水东莨菪碱(Aposcopolamine)、异东莨菪碱(Scopoline)等生物碱和一种香豆素类甙Fabiatrin[1]。 还含多糖、还原糖、氨基酸、淀粉和甾醇类等[2]。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1984;12(7):1 [2]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917。 。【药理】: ❶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华山参煎剂大鼠ig 2g/kg,或ip 1g/kg,均使防御性条件反射潜伏期延长,ip还使部分动物条件反射破坏或分化抑制解除。 ip 1~4/kg显著降低大、小白鼠和家免的自由活动,维持3~6h,但不降低小鼠的被动活动。犬ig 2~5g/kg,有明显镇静作用,但对外界刺激如声音、触觉等还有反应,不能对抗去水吗啡的催吐效果。 ip 4g/kg,能协同硫喷妥钠及水合氯醛对小鼠的催眠、麻醉作用,对抗苯丙胺、咖啡因对小鼠的兴奋活动。ip 10g/kg,仍不能对抗苯丙胺的毒性作用及士的宁、戊四氮对小鼠引起的惊厥[1]。 水或乙醇提取液sc20~70mg/kg对小鼠也有明显镇静作用[2]。 ❸ 对副交感神经末梢效应器的阻断作用 水和乙醇提取液均能解除毛果芸香碱引起的离体兔肠痉挛,并对抗其引起家免流涎的作用。滴眼可扩大瞳孔[2,8]。 毒性 水煎剂小鼠ip的LD50为43(28.7~64.5)g/kg[1]。有多例报道误服华山参引起急性中毒[5,7]。 参考文献 [1] 药学学报 1965;12(6):368 [2]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917 [3] 热参成分提取及动物实验简况,郑州地区攻克慢性气管炎药物药理协作组,1972 [4] 中华内科杂志 1976;1(5):277 [5] 新医药学杂志 1974;(10):39 [6] 江苏中医杂志 1983;4(4):58 [7] 湖南中医杂志 1987;8(4):50 [8] 陕西新医药 1986;15(5):36 。【药性】:性味 甘、微苦,热。 有毒。 功效 平喘止咳,安神镇惊。 主治 寒痰咳喘,心悸、失眠易惊。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1~0.2g。 使用注意 忌铁器、五灵脂、皂荚、黑豆、卤水、藜芦等。青光眼患者禁用,孕妇慎用,前列腺极度肥大者慎用。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陕西中草药》:“治体虚寒咳、痰喘:华山参ig麦冬9g,甘草3g,冰糖3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