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半枝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半枝莲

中药名。

见《江苏植药志》。别名:通经草,牙刷草,小韩信草,耳挖草,狭叶向天盏。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又名狭叶韩信草的全草。多年生草本。

根须状,茎直立,四棱形,高15~50厘米。叶对生;卵形至披针形,长约7~32毫米,宽4~15毫米,基部截形或心脏形,先端钝形,边缘具疏锯齿;茎下部的叶有短柄,顶端的叶近于无柄。花轮有花2朵并生,集成顶生和腋生的偏侧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上面及边缘有毛,背面无毛;花柄长1~15毫米,密被粘液性的短柔毛;花萼钟形,顶端2唇裂,在花萼管一边的背部常附有盾片;花冠浅蓝紫色,管状,顶端2唇裂,上唇盔状,3裂,两侧裂片齿形,中间裂片圆形,下唇肾形;雄蕊4,2强,不伸出;子房4裂,花柱完全著生在子房底部,顶端2裂。小坚果球形,横生,有弯曲的柄。

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生长于池沼边、田边或路旁潮湿处。分布江苏、广西、广东、四川、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福健、贵州、云南、台湾、河南等地。

开花时采收,去根,鲜用或晒干。干燥全草,叶片多已脱落,为带有花穗的茎与枝,长15~25厘米,四棱形,表面黄绿色或紫棕色,光滑,质柔软,折断面纤维状,中空;残留的叶片深黄绿色,多破碎不全,皱缩卷曲,质脆而易脱落;花穗著生在枝端,黄绿色。

臭微弱,味微咸苦。

味辛,性平。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定痛。治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肿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30~6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

血虚者不宜,孕妇慎服。
❶ 治吐血、咯血:鲜狭叶韩信草30~60克,捣烂绞汁,调蜜少许,炖热温服,日2次。

❷ 治尿道炎,小便尿血疼痛:鲜狭叶韩信草60克,洗净,煎汤,调冰糖服,日2次。
❸ 治一切毒蛇咬伤:鲜狭叶韩信草,洗净捣烂,绞汁,调黄酒少许温服,渣敷患处(上方出《泉州本草》)。

❸ 治热性血痢:小韩信草60克,煎服(《广西药植图志》)。
❹ 治痢疾:鲜狭叶韩信草90~150克,捣烂绞汁服;或干全草30克,水煎服。
❺ 治咽喉炎,扁桃体炎:半枝莲、鹿茸草、一枝黄花各9克。

水煎服。

❻ 治肺脓疡:半枝莲、鱼腥草各30克。水煎服。
❼ 治淋巴结核:半枝莲60克,水煎服。或半枝莲、水龙骨各30克,加瘦猪肉适量,煮熟,吃肉和汤。
❽ 治背痈:鲜半枝莲根捣烂外敷。要留出白头,一天敷2次。另取全草30克,水煎服,服4、5次即可排脓。排脓后,用根捣汁滴入孔内,并用纱布包扎,一天换二次。

❾ 治癌症:半枝莲、蛇葡萄根各30克,藤犁根120克,水杨梅根60克,白茅根、凤尾草、半边莲各15克。水煎服(上方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现代临床将半枝莲用于癌瘤,取半枝莲30克,水煎2次,上、下午分服,或代茶。

据36例食管癌、肺癌患者的观察,用药后部分患者有近期症状的改善,但尚未见有根治疗效。

另有用半枝莲、白英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肺癌,对改善症状亦有一定效果。

其全草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甾体。用美蓝试管法筛选试验,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血细胞有很轻度的抑制作用;细胞呼吸器法筛选实验,对上述白血病血细胞的抑制率大于7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