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千金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千金藤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 异名 天膏药、金丝荷叶、金线吊乌龟(浙江)。 基源 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千金藤的根及蔓茎。 原植物 干金藤Stephania japonica(Thunb.)Miers 历史 本品最早收入《本草拾遗》,载其疗效“主霍乱中恶,天行虚劳,瘴疟,痰咳不利。肿疽,犬毒,癫,杂疹悉主之。”此与防己科千金藤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的功能相符。 本种无块根,不同于有块根的山乌龟。《中药大辞典》所引《杭州药用植物志》、《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四川常用中草药》等所载“金线吊乌龟”、“金线吊青蛙”、“金盆寒药”、“山乌龟”诸名都系St.cepharantha Hayata;St.herbacea Gagnep.或St.sinica Diels误定。 形态 多年生缠绕藤本,无毛。茎圆柱形,下部木质化,小枝细弱而韧。 叶互生,草质,宽卵形列卵形,长4~8cm,宽3~7.5cm,顶端钝,基部近截形或圆形,全缘,叶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粉白色,两面无毛;叶柄盾状著生,长5~8cm。花单性,雌雄异株,多数花排成复伞状花序,腋生,花小,淡绿色;雄花萼片6~8,卵形或倒卵形,花瓣3~5,卵形,长为萼片之半,花药6,合生,环列于柱状体的顶部;雌花萼片与花瓣同数,均为3~5,无退化雄蕊。核果球形,径约6mm,成熟时为红色,内果皮坚硬,扁平马蹄形,背部有小疣突起。花期5~6月,果期8~9月。 (图见《浙江药用植物志》.上册.图380)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溪畔、路旁或草丛中。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 。【生药】: 采集 秋季采收,晒干。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蛀。 【化学】: 根、茎含千金藤碱(Stephanine)、原干金藤碱(Protostephanine)、表千金藤碱(Epistephanine)、次表千金藤碱(Hypoepistephanine)、高千金藤醇灵(Homostephanoline)、间千金藤碱(Metaphanine)、莲花宁碱(Hasubanonine)、千金藤新碱(Stepinonine)、氧化千金藤迷碱(Oxostephamiersine)、16-氧-原间千金藤碱(16-Oxoprometaphanine)、千金藤比斯碱(Stebisimine)、毛叶含笑碱(Lanuginosine)、千金藤迷碱(Stephamiersine)、表千金藤迷碱(Epistephamiersine)、千金藤苏诺林碱(Stephasunoline)、干金藤季铵碱(Steponine)、氧化千金藤碱(Oxostephanine)[1,2]。 全草含千金藤二胺(Stephadiamine)[3]。根和地上部分还含轮环藤碱(Cycleanme)[5]。 附 叶含氧化千金藤迷碱、16-氧-原间千金藤碱,千金藤比斯碱[1]。果实含千金藤本碱(Stephabenine)、氧化千金藤本碱(Oxostephabenine)、千金藤伯碱(Stephanaberrine)等生物碱[4]。 参考文献 [1] J Nat Prod 1982;45:497 [2] J Nat Prod 1984;47:858 [3] Chem Pharm Bull 1984;32:4223 [4] J Nat Prod 1986;49;588 [5]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89 。【药理】:❶ 骨骼肌松弛作用 轮环藤酚碱对大鼠坐骨神经腓肠肌制备表现有松弛骨骼肌作用,作用强度为蝙蝠葛碱的1/20,新斯的明可拮抗其作用[1]。 ❷ 神经节阻断作用 轮环藤酚碱和千金藤碱有神经节阻断作用,在猫颈上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瞬膜,犬内脏神经升压,颈迷走神经末梢-端降压,猫骨盆神经-膀胱,犬鼓索神经-唾液分泌,烟碱的升压反应等标本和试验中,均可表现出神经节阻断作用。两者对动物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1]。 整体动物试验中,对α1、α2受体阻断作用选择比大于57.5[3]。 左旋千金藤碱对离体大鼠胃底条在低浓度时能竞争性阻断5HT受体,pA2值为5.8,高浓度时则表现为非竞争性拮抗[5]。 ❺ 其它作用千金藤碱对大鼠移植性瓦克癌W256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也有一定抑制作用[6]。 参考文献 [1] 日本药理学杂志 1959;55:7§ [2] Planta Med 1979;35(2):167 [3] 中国药理学报 1989;10(4):302 [4] 药学学报 1987;22(5):341 [5]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88;4(2):97 [6] 中草药通讯 1978;(9):409 。【药性】:性味 苦,寒。 ❶ 《湖南药物志》:“苦,寒。” ” 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祛风止痛。 主治 疟疾,咽喉肿痛,牙痛,胃痛,水肿,脚气,尿急尿痛,小便不利,外阴湿疹,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疖,毒蛇咬伤。 ❶ 《本草拾遗》:“主霍乱中恶,天行虚劳,瘴疟,痰嗽不利,肿疽,犬毒,癫,杂疹悉主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外用:研末调敷或磨汁含咽。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湖北中草药志》:“治鹤膝风:千金藤120g,韭菜根60g,葱3根,大蒜陀1个。先将千金藤研末,加后3味共捣烂,用蜂蜜调匀敷患处,逐渐发泡流水,再用消毒纱布覆盖,让其自愈。” 单方应用 ❶ 《湖南药物志》:“治瘴疟:千金藤根15~30g,水煎服。” 每晚睡前服30ml,连服10天。” ” ” 食疗 《湖北中草药志》:“千金藤30g,鸡蛋6个同煮。待鸡蛋熟时,将壳敲破,再煮至黑,分2~3次食服。治瘰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