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 水质与泥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 水质与泥沙

(四) 水质与泥沙

1. 天然水质。全省内陆区地表水矿化度小于0. 5克/升,为低矿化度区,属软水和极软水,沿海一带因受潮汐影响,矿化度变化很大,历年平均总矿化度在10度左右,属硬水。水的类型按阿列金分类属碳酸盐水。苕溪为钙组第Ⅱ型;钱塘江、浦阳江为钙组第Ⅰ型;曹娥江、椒江、瓯江为钠组第1型;平原水网及滨海部分属氯化物水。地下水除白垩系红色碎屑岩孔隙裂隙水水质较复杂外,其它的基岩地下水质与地表水基本一致。
2. 不同类型水域的水质
(1)河流水质。1992年,全省八大水系的干支流上共设水质监测点91个,每月进行一次常规监测。评价河段总长2 792公里。按年监测的均值评价,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以上的河段长为1 929公里,占评价河长的69.1%,可见浙江省大部分河段水质尚好;若按年监测的极值评价,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以上标准的河段长度仅374公里,只占评价河段总长度的13.2%,则全省大部分河段都存在水质超标问题。污染最严重的河段主要是甬江水系的宁波、余姚段,杭嘉湖水网的运河杭州、嘉兴、湖州段;其次是椒江水系的天台、仙居、临海段和钱塘江上游的衢县、江山、义乌段,使城乡居民用水发生困难。瓯江水系水质较好。综合1988—1992年五年评价结果,浙江省河流有机污染重于毒物污染。由于降水径流量的年内、年际变化及随机性,水质的年内、年际变化及地区差异都是很大的(表1-3-4)。

表1-3-4 1988—1992年全省河流水质状况表


项目
年份
评价
河长
(公里)
取值
范围
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
Ⅲ类以上标准
超 标
河长(公里)占评价河长(%)河长(公里)占评价河长(%)
19882 741.7年均值
年极值
1 887.2
303
68.8
11.1
854.5
2 438.7
31.2
88.9
19892 776年均值
年极值
2 129
684
76.7
24.6
647
2 092
23.3
75.4
19902 770年均值
年极值
2 008.5
501
72.5
18.1
761.5
2 269
27.5
81.9
19912 770年均值
年极值
1 956
485
70.6
17.5
814
2 285
29.4
82.5
19922 792年均值
年极值
1 929
374
69.1
13.4
863
2 418
30.9
86.6
五年平均2 769.6年均值
年极值
1 981.9
469.4
71.6
16.9
788
2 300.5
28.5
83.1

(2) 湖泊水质。经对青山、横锦、赋石、长潭、新安江水库和西湖、鉴湖、东钱湖的水质鉴测,全部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以上标准。
(3) 地下水质。由于城镇工业废水排放和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全省平原和河谷地区的地下水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杭州、衢州、绍兴、兰溪等地,地下水中有毒物质酚、氰、铬的含量,一般超标2—10倍,仅深层承压水水质较好。
3. 河流泥沙。河流中的泥沙包括悬移质和推移质两类。全省河流的悬移质含沙量,多年平均值大多数河流在0.1—0.3千克/立方米,据实测悬移质输沙量,换算成单位面积沙量,即侵蚀模数(吨/平方公里·年),各河流多年平均变化幅度为50—440吨/平方公里·年。其中,平原水网区小于50吨/平方公里·年;苕溪、甬江流域、钱塘江上游、瓯江上游约50—150吨/平方公里·年;曹娥江、清阳江、椒江支流始丰溪及飞云江(峃口—百丈口)为150—300吨/平方公里·年。最大为曹娥江上游,可达400吨/平方公里·年。全省多年平均入海沙量为1 500万吨,以钱塘江最大,多年平均为677.1万吨,瓯江次之,为267.9万吨 (表1-3-5)。
☚ (三) 地下水   (五) 水资源总量及其评价 ☛
000221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