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 林木保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 林木保护

(四) 林木保护

天津市在林木保护方面,主要是加强林政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保护现有林木资源。
1.封山育林。天津北部山区由于历代封建王朝、日本侵略者及旧政府大肆砍伐、火烧,致使林木毁坏殆尽。新中国成立后,为尽快恢复山林,蓟县政府与群众合作,制定了封山育林公约,规定不准进入封山林地樵采、放牧、打青等措施,并选配护林员看护。使残林、小树及树木种子在天然环境下萌生、发育、长大、成材,逐步重新恢复次生林生态环境。1952年开始封山育林133.3公顷,1955年又封山育林109.2公顷,50年代后期到 “文化大革命” 的70年代,由于“左”的思潮影响,使该项工作受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项工作又加快发展,1985年封山育林面积达到3466.7公顷。1986年首次对远山、险山采取飞播造林,连续8年飞播成林570多公顷,随即采取封山。到1989年,封山成林面积7 493公顷,1995年达到12 305公顷,占山林面积的34%,有效地促进了山区森林恢复,山区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成为山幽、林郁、景秀的良好森林生态环境。
2.林政管理。为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环境,保障林业建设快速、健康、持续发展。自1954年以来,天津市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和发展林业生产的政策、地方法规和规章共24件,以法治林、以法兴林对推动天津的林业建设进程,加快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4年天津市政府颁布了 《天津市郊区林木管理保护暂行办法》后,各郊区、乡村随之建立了保护林木委员会,保护了当时所剩有限的林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针对由于受退社、共产风、平调风等“左”的思潮的影响,一度出现的乱砍滥伐树木的歪风,市人委发布了《关于加强护林工作制止滥伐树木的指示》,使当时乱砍滥伐树木的歪风得到扼制。80年代初由于体制的变动,林权的不清,乱砍滥伐树木的歪风再度泛滥,1983年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几项规定》,有效地制止了乱砍林木的现象,并将天津林业建设推进了一步。市政府还批转了市林木确权发证领导小组《关于稳定山权林权,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到1982年底共下发林木所有证48万张,林地使用证2600张,清理和解决林权纠纷11 000起,从而激发了群众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随后承包荒山、荒地的营林大户不断涌现。1989年市人大制订了 《天津市绿化造林管理条例》。
进入90年代,依法治林走向不断完善和不断规范管理的阶段。逐步建立了林政管理机构,市林业站下设了林政科,蓟县国有林场和武清县港北森林公园建立了森林公安派出所,各个县成立了林政科,各郊区设立了林政专兼职管理人员。全市区县级以上的林政管理人员47人,乡镇林政管理人员发展到213人,并于1988年市建立护林防火指挥部,区县建立了护林防火指挥部,确定了专兼职护林防火管理人员,配备了较先进的防火通讯设备与设施。到1995年,实现了连续6年无森林火灾的可喜局面。
3.林木病虫害防治。林木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随着全市林木的增多和树种结构的变化,其病虫害发生种类、危害程度也随之变化。到90年代中期,通过调查,全市病虫害有6个目、39个科、168种,其中害虫147种。
50年代由于树木资源数量不多,病虫害程度也有限,没有形成全市性的灾难性危害,自70年代全市广泛种植榆树以来,榆树占到市树种的50%多,故而,到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榆蓝金花虫和榆尺蠖在全市大量发生,危害面积2.3万公顷左右,占林地面积的30%左右,几乎成为榆树灭绝性的虫害。为尽快控制其发生、蔓延和危害,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
❶使用敌敌畏、氧化乐果、1605等药剂喷洒和人工涂环。
❷1979年在宝坻县首次试用飞机喷雾农药,防治林木害虫。飞行4天,共48架次。
❸采用营林措施,更新树种、控制种植榆树,增种杨树、刺槐、柳树、国槐等乡土树种和引进新树种,采用营造混交林的措施防止病虫危害。全市共投资580多万元,经过近3万人进行防治,逐渐扼制了以上虫害的灾难性危害。
美国白蛾于1995年侵入天津市塘沽区,并很快蔓延到4个郊区中的东丽区、津南区、西青区及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的32个乡镇共150多处,发生数量1 429株树木,发现后,市、区县、乡镇分别成立了指挥部或领导小组,开展了大规模的灭疫活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立即采取定点观察、挖蛹、剪卵块、喷洒农药等措施进行防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从1994年起,全市12个郊区县相继成立了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面向铁路、公路、货运、仓储等部门和木材生产及木材市场进行检疫执法,仅1995年全市检疫木材167.78万立方米、果品2.49万吨、苗木210.95万株,处理疫情21起。1991—1995年林木病虫害发生面积年均1.2万多公顷,防治面积9 700多公顷,防治率达80.3%,监测面积70 200多公顷,监测率78%,使“六虫一害”得到基本控制,共投入约5万人次。
4.野生动物管理。天津的野生动物管理工作是从1982年正式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管理的。1982年市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强鸟类保护工作的通知》,指定了保护的鸟类品种,并规定每年4月份第三周为天津市“爱鸟周”。1984年编写出版了天津首部图文皆备的《天津鸟类》。1988年市农林局与市工商、公安等部门首次对全市乱捕滥猎和倒买走私珍稀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进行了清查,抑制了非法猎捕行动和经营者。1993年6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虎骨和犀牛角的禁贸封存工作,并进行了登记造册,建立了启封与安全保卫制度。1991—1995年先后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大检查,5年共查处非法收购、运输、携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余起,涉及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20余起。
1988年4月11日成立国家濒危物种管理办公室天津办事处,负责7省、市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进出口许可证的核发。自1991年起共办理进出口许可证3 000多份。

☚ (三) 经济林建设   第四节 畜牧业 ☛
0001080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