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加强畜牧业基础建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加强畜牧业基础建设

(四)加强畜牧业基础建设

1.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家畜繁育指导站为中心已形成网络。地、市 (县) 设繁改站87个, 乡镇村设繁改室2 408个。全省有各级种畜场、畜牧场106个, 饲养各类良种畜禽25.4万多头只。从国外引进种畜种禽20多个品种、3万多头 (只), 在繁育体系建设同时, 冻精及液氮生产车间建成,贮运设备购置齐全, 各级繁育站点密切配合, 提高了牲畜改良覆盖面。到1995年奶牛改良覆盖面93%, 黄牛60%,羊85%,猪达80%。
2.家畜家禽保健。以省卫生兽医防疫站和兽医卫生检疫站为中心形成防检疫网络。全省地、市(县)设有防疫站89个, 检疫站85个, 乡镇建立兽医院所1 141个。“七五”期间, 猪禽病死率分别下降到1.6%、3.1%, 1988年五号病已达到消灭的标准,三号病、马鼻疽免疫密度已达90%, 全省有52个市(县) 达到控制标准。
3.草原建设。黑龙江省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有草原面积753万多公顷。多年来在各种牲畜存栏和出栏稳步增长的同时, 草原建设也有较大进展。
❶依法管理草原。各地广泛宣传, 深入贯彻1984年颁布的《黑龙江省草原管理条例》、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并建立草原监理站, 制订本地的草原管理办法, 查处破坏草原案件, 把草原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❷完善草原承包责任制。在种植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 草原也改变了旧的经营体制,采取专业户承包、养畜户承包、联户承包、联畜承包和开发性承包等办法把草原承包到户。到1995年加大了草原承包开发试点工作力度。全省累计承包草原139.4万公顷, 累计换发草原使用证4 456个, 面积达127.9万公顷。实行优惠政策, 鼓励集体、个人改良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凡承包严重退化、碱化和沙化草场, 并进行改良建设, 恢复植被的,三年不交草原管理费, 根据情况奖励部分牧草种子。
从1986年以来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对草原建设确定的“全面管、重点建、合理用” 的方针, 1987年确定的“立草为业, 草业先行” 的指导思想, 采取多种办法改良建设草场, 到1995年累计改良建设130多万公顷。其中: 人工种草33.32万公顷; 飞机播种牧草7万公顷; 种植耐碱植物——星星草等办法、改良碱化草场4.29万公顷;种植沙棘、草木樨、沙打旺等耐旱植物, 治理沙化草场800多公顷; 对西部草原羊草植被疏松板结土壤, 浅翻轻耙, 切断羊草根茎, 促进无性繁殖, 改良草场17.59万公顷; 通过围栏、生物围栏和挖沟围栏等办法封区育草达48.27万公顷, 提高草地生产力。另外, 在 “八五” 期间草原灭鼠33万多公顷, 治蝗面积达26万多公顷。

表5-4-6 畜牧业商品生产基地情况

基地名称市(县)
数量
市 (县) 名称
商品牛
基 地
13龙江县、 泰来县、 甘南县、 杜蒙自
治县、 富裕县、 林甸县、 安达市、
肇州县、肇东市、肇源县、青冈县、
明水县、 兰西县
奶牛基地7哈尔滨市郊区、 齐齐哈尔市郊区、
大庆市、安达市、肇东市、双城市、
杜蒙自治县
瘦肉型
猪基地
24阿城市、 呼兰县、宾 县、 双城市、
五常县、 巴彦县、讷河县、龙江县、
依安县、克东县、克山县、拜泉县、
海伦市、绥化市、望奎县、绥棱县、
兰西县、肇东市、庆安县、 密山市、
林口县、北安市、集贤县、桦南县
细毛羊
基 地
15齐齐哈尔市郊区、大庆市、龙江县、
泰来县、 甘南县、 杜蒙自治县、 富
裕县、 林甸县、 安达市、 肇州县、
肇东市、肇源县、青冈县、 明水县、
兰西县
半细毛
羊基地
15牡丹江市郊区、 佳木斯市郊区、 宁
安县、 林口县、 海林县、 桦南县、
依兰县、勃利县、集贤县、桦川县、
宝清县、汤源县、穆棱县、绥滨县、
富锦市
奶山羊
基 地
13齐齐哈尔市郊区、 佳木斯市郊区、
海伦市、绥化市、绥棱县、庆安县、
克山县、克东县、拜泉县、北安市、
宾县、林口县、汤源县
城市郊区
禽蛋奶
牛基地
12哈尔滨市郊区、 齐齐哈尔市郊区、
牡丹江市郊区、佳木斯市郊区、 大
庆市、 鸡西市郊区、 鹤岗市郊区、
双鸭山市郊区、伊春市郊区、 七台
河市郊区、黑河市、绥芬河市

4.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合理利用资源, 努力发展畜牧业商品经济, 有计划地建设五个牧业商品生产基地。到1995年末, 共有❶西部草原地区13个商品牛基地。牛存栏117.8万头, 占全省存栏总量的22.13%。其中黄牛81.7万头, 占全省18.26%, 出售和自宰菜牛38万头, 占全省21.63%, 当年牛肉6.25万吨, 占全省21.97%。
❷滨洲铁路沿线6市1县的奶牛基地。存栏奶牛59.4万头, 占全省奶牛总数的69.52%; 产鲜奶118万多吨, 占全省总产奶量的71.88%。
❸西部草原和东部半山区的30个细毛羊、半细毛羊生产基地。羊存栏289.2万只, 占全省羊总数494.7万只的58.4%; 产羊毛10 633吨, 占全省羊毛总产量的56.96%, 其中细毛3 755吨, 半细毛6 878吨, 分别占全省羊毛总产量的 70.3%和51.85%。
❹中部农区24个瘦肉型猪基地。猪的存栏、出栏和产肉量均占全省1/2以上: 猪存栏659万头, 占全省 55.53%; 出栏609.7万头, 占全省55.94%; 猪肉产量5 198.5吨, 占全省56.7%。
❺12个城市郊区建起禽蛋基地。家禽存栏2631.9万只, 占全省家禽存栏总量的15.9%; 禽肉5.9万吨, 占全省禽肉总产的19.8%; 禽蛋产量15.8万吨, 占全省19.95%。由于基地建设逐渐完善, 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各基地主体畜种和产品在全省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 对推动全省畜牧业商品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畜牧业商品生产基地情况见表5-4-6。
5.人才培训基础建设。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培训人才。在充分发挥东北农学院, 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培养高等畜牧兽医专业人才, 省双城畜牧兽医学校、省农业广播学校培养中等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同时, 全省还采取四个层次培训:
❶省、地级技术人员集中短期培训;
❷县 (市) 级技术人员, 主要提高操作能力, 脱产、半脱产学习;
❸乡 (镇) 技术人员培训, 在农职高中开设畜牧兽医专业课, 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
❹对养畜专业户 (人) 利用乡 (镇) 畜牧兽医综合站设备条件, 采取村来村去, 户来户去,现场指导等办法培训。全省1990—1995年每年培训2万~4万人次。多年坚持培训, 不断提高人才素质,对促进畜牧兽医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起到重要作用。
6.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在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 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精神, 以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 “粮牧企协调发展, 把畜牧业发育成为支柱产业” 的要求, 在1986年对省内各级畜牧兽医机构和机构职能作用调查研究后, 总结试点基础上, 本着 “三分、四合、一加强”的原则, 对县 (市)、乡 (镇)、村三级畜牧组织进行改革。即: 县 (市) 畜牧兽医行政、事业、企业三分开, 组建县 (市) 畜牧局、县 (市) 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县 (市) 牧工商公司; 乡 (镇) 原有分设的畜牧兽医站、家畜繁育站、草原站、兽医院等四站(院) 合为一体, 组建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 加强村级畜牧兽医服务室建设。到1995年全省已有64个县(市) 建立了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1 045个乡(镇) 建起了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 占全省乡 (镇)总数的95%以上, 有5 000多个村建立了村级畜牧兽医服务室。形成一个以县 (市) 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为依托, 以乡 (镇) 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为纽带,以村级畜牧兽医服务室为基础的上下贯通的服务体系。
在不断完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同时, 注意转变职能, 强化服务功能, 围绕畜牧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系列化全程服务。积极兴办经济实体,提高服务水平。很多地方做到配种、防疫、治疗、饲料加工、药械供应、产品收购六不出乡或不出村, 深受养畜户欢迎。全省乡 (镇) 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围绕畜牧业生产需要, 兴办了饲养场、饲料加工厂、药械供应、畜禽产品经销、屠宰加工等服务性实体,从1990—1995年每年有2000~8 000处, 除了为养畜户解决生产销售中的困难, 还盈利959~2000万元。通过兴办实体, 壮大自身经济实力, 改善了服务条件, 增强了服务能力, 对提高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 (三)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   第五节 水产业 ☛
0000734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