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六)改革开放时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六)改革开放时期

(六)改革开放时期1979—1992年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路线的指引下,广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4年,使广大农民获得了自主和实惠,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农村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1992年全自治区农村社会总产值达503.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333.1亿元,比改革前的1978年增长1.17倍,平均每年递增5.7%,比改革前14年平均每年递增3.9%高出1.8个百分点。农业生产实现了全面增长。到1992年为止,粮食生产上了一个大台阶,由1978年的1 082.3万吨,增加到1990年1 402.5万吨,增长29.6%,1992年虽然遇到严重干旱,粮食总产量仍达到1 457.1万吨,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甘蔗总产量由1978年的376.7万吨,增加到1992年2 354.9万吨,增长6.25倍;水果总产量由15.96万吨,增加到161.16万吨,增长9.09倍;猪牛羊肉总产量由36.5万吨,增加到115.0万吨,增长2.15倍;水产品总产量由11.71万吨,增加到44.57万吨,增长2.84倍;森林资源大幅度增加,到1992年为止,前14年累计新增造林面积446.67多万公顷,相当于改革前的28年造林保存面积的1.12倍,1990年起出现森林资源生长量大于消耗量,实现了良性循环。乡镇企业蓬勃兴起,全自治区乡镇企业由1978年3.98万个,发展到1992年的98.17万个,增长23.6倍;从业人员由80.76万人,发展到271.82万人,增长2.4倍;总收入由7.99亿元,增加到302.01亿元,增长36.8倍;总产值由3.72亿元,增加到273.02亿元,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由6.4%上升到55.41%,上升49个百分点;上交国家税金由3 111万元,增加到10.43亿元,增长32.5倍;上交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由2.2%上升到17.31%,上升15.11个百分点。
农村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1992年非农产业所占比重达到了33.84%,比1978年上升13.2个百分点;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种植业比重由1978年56.0%,下降到1992年的37.5%,下降18.5个百分点;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13.3%提高到1992年的23.7%,上升10.4个百分点,种植业结构趋向协调,自然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由于农村经济全面增长,使城乡经济格局发生了新变化,农村社会总产值占全自治区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39.9%,上升到1992年的45.3%,上升5.4个百分点。
以自给性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经济已逐步走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轨道。1992年全自治区农业商品率已达到56.7%,社会农产品供应量增加,为轻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原料。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调节范围的扩大,一大批农民进入流通领域,1992年全自治区农村个体工商户达37.02万户,比1981年增长24.5倍;农村集市2 359个,比1978年1 383个增长70.6%;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122.83亿元,比1978年8.51亿元增长13.4倍,占农村社会商品零售额的44.83%。由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按当年价计算,全自治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20元提高到1992年的731.69元。在49个贫困县中,已有880多万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民储蓄存款总额比1978年增长了10多倍。

☚ (五)“文化大革命”时期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几项工作 ☛
000155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