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开发人才,振兴农垦企业
广东垦区把人才的开发,置于农垦总开发战略之中,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发人才资源:
1. 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广东农垦从创建开始,就重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工作。垦区的教育包括基础教育、中等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后期,打下了较好的基础。80年代,为适应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在教育结构、教育内容上,作了相应的改革。教育结构:从原来办传统的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发展到中等专业教育、高等教育与函授、电大、广播等业余成人教育相结合的途径,来培养人才。于1979年6月23日创办广东农垦湛江师范学校,1981年1月创办广东农垦湛江中等专业学校,1985年创办广东农垦湛江技工学校;1984年4月1日创办广东农垦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内容:按照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增设企业管理、经济信息、微电脑、市场经济、外向型经济技术等等内容。至1991年,累计培养出中等专业毕业生2 488人,高等专业毕业生1 317人和一批技术工人,为农垦企业输送一批各种专业人才。特别是广东农垦管理干部学院,于1987年11月,被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确定为中国12个合作培训机构之一,并受农业部、财政部委托,开展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场(厂)长、经理统考,扩大招收海南、福建、云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贵州、广西、四川、上海、河北、辽宁、山东、北京等省市区系统的干部学员。既为广东垦区又为上述省市区培养人才。
2. 岗位培训,造就人才。从1987年起,广东省农垦总局对农场(厂)党委书记、场(厂)长、企业经理进行岗位培训;对现职处、科级中青年干部分期分批到珠江三角洲的县、区(镇)挂职锻炼。至1991年累计岗位培训18 626人次,挂职锻炼有38人。还到香港、澳门举办三期场(厂)长、经理学习班,就地学习市场经济、企业管理知识和经验,每期一个月,共培训了74人。造就了一批企业管理和外向型经济管理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