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八)肥料施用研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八)肥料施用研究 (八)肥料施用研究安徽氮磷钾化肥研究经历了三次系统研究。第一次是在1935—1937年,国民政府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在宣城、临淮关两地进行了三种土壤上三种作物的试验,结果表明:氮素化肥在试验土壤和作物上效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磷肥在石灰性冲积土上效应达到显著水平,钾肥效应均不显著。第二次是在1960年,安徽省参加了全国化肥试验网工作,在省内重点县进行,试验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大豆、苕子等,结果表明氮磷钾化肥在水稻上的增产作用是氮>磷>钾。以营养成分计,每公顷氮磷钾用量45~60千克,每千克氮素增产稻谷18.2千克,变幅6.5~36.5千克;磷增产稻谷11.9千克,变幅1.6~23.0千克;钾肥未见增产作用。豆科作物,绿肥的磷肥效应显著,从而提出了发展绿肥以磷增氮的技术。第三次是始于1980年,试验内容包括氮磷钾肥效、适宜用量和配合比例、施用技术,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等项目。此后,每年都有定位试验。70年代,安徽省开始了复合肥和微量元素的施用技术研究工作。1982—1986年,安徽省农牧渔业厅农业局、土壤肥料处主持小麦根外喷肥的研究推广,在淮北和全省麦区进行飞机或马拉、手摇喷雾器喷施磷钾混合肥,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加入适当农药和微量元素,增产明显,累计推广面积870多千公顷,增产小麦15万吨,效益十分显著;同时又与中国民航总局合作进行“飞机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防御低温冷害及干热风对农作物危害的研究与应用”,该项成果获1985年度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83—1985年,安徽省农垦总公司与上海民航局合作进行“飞机喷施硼对小麦增产作用的研究”,在普济圩农场大面积试验3年,研究报告获部级农牧渔业技术改进成果二等奖。与此同时,全省各地根据土壤供肥状况,作物肥料效应和肥料性质,先后研制开发出了油菜、水稻、棉花、桑树、茶叶、蔬菜、西瓜等专用复合肥,这些专用复合肥多含有一定量的某种或某几种微量元素。由于它节肥节本、效果好,大大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服务工作。有机肥的施用技术和绿肥的研究,自60年代以来,也都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 (七)畜禽疫病防治技术研究 (九)离子束利用研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