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农村运输
农村运输劳动量约占农业生产总劳动量的40%~50%。在农业生产中农业运输是劳动量最大的一项工作。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运输量显著增加。
新中国成立初期,田间作业中的运肥、运土、收获物等主要靠人力、畜力。1958年大搞农具改革群众运动,狠抓“运输工具车子化”和“车子滚珠轴承化”,对提高工效收到一定成效。60—70年代,人、畜、机力相结合,以畜、机力为主承担各项运输任务。1980年后,取消“拖拉机不许上公路”的限制,农村运输领域拓展到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十个行业的各项运输,运输机具增长较快,运量迅速提高。1985年全区有大中型拖车32 214辆,小型拖拉机41 380台,农用载重汽车11 434辆,地方系统的拖拉机完成运输作业量占拖拉机总作业量的50. 7%,占汽车、拖拉机总运量的50.2%。1995年全区拥有大中型拖车34 221辆,小型拖拉机179 056台,农用载重汽车5 867辆,农机运输作业量达94 164.73万吨公里,其中农机户完成运输作业量85 839. 67万吨公里,占农机运输作业量的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