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五) 金衢丘陵盆地粮畜果林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五) 金衢丘陵盆地粮畜果林区

(五) 金衢丘陵盆地粮畜果林区

本区位于浙江省中部,包括金华市婺城区、衢州市柯城区的全部,金华、浦江、义乌、东阳、永康、兰溪、龙游等县(市)的大部分和衢县、武义、常山、江山等县(市)的一部分。土地面积9 612平方公里,占全省的9.44%。1992年总人口 508. 74万人,占全省的11.87%;耕地面积22.24万公顷,占全省的13. 15%。本区是浙江省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生猪、棉花、水果等多种农副产品的重点产区。
1.农业资源条件
(1) 土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本区是浙江省最大的丘陵盆地,以金衢盆地为主体,四周还分布着浦江、南马、永康、武义、峡口、墩头、常山、宣平等10多个盆地,构成环状相间的盆地群。盆地内有江山港、常山港、衢江、兰江、金华江等河流,丘陵起伏平缓,底部开阔,由河谷中部向南北两侧呈阶梯状分布,依次由河滩地、河谷平畈、山垅地及低丘岗地组成。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具有“酸、粘、瘦”的特点。盆地四周还分布有紫色土,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据1985年土地利用现状概查,全区尚有未利用宜农荒地约7万公顷,这些土地集中连片,坡度平缓,只要解决水源问题,均可开发成农用地。
(2)光热资源丰富。本区四周环山,具有光热资源丰富,夏季炎热干燥的盆地气候特征。年平均温度16. 6—17. 7℃,≥10℃年积温5 300—5 600℃,无霜期230—264天;常年日照时数1 900—2 200小时,年太阳辐射量4 271—4 731兆焦/平方米,光照和热量均为全省的高值区之一,能充分满足双季稻对热量的要求;年降水量1 300—1 600毫米,夏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相对湿度在77%以下,是浙江省干旱中心。本区昼夜温差大,7—9月日较差可达8—9℃,比沿海地区大1.5—3.0℃。海拔100—250米的向阳坡地,冬季逆温现象明显,山腰气温高于盆地底部。
(3) 位置适中,交通方便。本区是沿海发达地带与西部内陆腹地的结合部,毗邻江西、安徽、福建等省,地理位置适中。浙赣铁路贯穿境内,金温铁路正在建设之中;公路总长近6 000公里,连接省内外;还有兰江、衢江等水上航运,形成了比较发达的交通网络,为促进商品流通、发展商品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4) 劳力资源丰富,能工巧匠较多。本区劳力资源有两大特点:
❶剩余劳动力多;
❷能工巧匠较多。尤其是义乌、东阳、永康等地土劳负担较轻,历来就有部分劳力从事手工业、建筑业或其它行业。据金华市调查,全市有建筑匠、小五金匠、木匠、篾匠、泥瓦匠、棕匠等能工巧匠20多万人,对农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务输出,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本区农村小集镇较多,集市贸易发展较快,乡镇企业近年也有较大发展。
2.农业状况
(1) 适生作物种类多,生产内容丰富。本区是浙江省粮食、棉花、柑桔、糖蔗等项生产的主要商品基地之一。1992年粮食总产235.06万吨,占全省的14.82%,是浙江省第二个商品粮基地;棉花总产0.86万吨,占全省的14.51%; 油菜籽总产3.80万吨,占全省的7. 89%。糖蔗产量仅义乌、金华二个主产县就达16.88万吨。以柑桔为主的水果约占全省的1/7。本区名特优产品也较多:如义乌南枣、兰溪蜜枣、大青豆,常山胡柚,武义宣莲,龙游小辣椒,金华茉莉花和常山猴头菇等,都是名闻遐迩的特产。
(2) 农牧结合好。本区历史上耕作制度以老三熟为主,秋季种植玉米、大豆、马料豆、甘薯、红白萝卜等优质饲料,供发展畜牧业用,是浙江省农牧结合较好的农区之一。著名的“金华两头乌”、“龙游乌”等猪种产于本区,“金华火腿”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而驰名中外。1992年,全区生猪年终存栏数达230.21万头,占全省的16.02%,肉类总产量属各农区之首。奶牛发展较快,1985年奶牛存栏9 300多头,产奶1.6万吨,分别占全省的21.9%和15.2%。此外,江山的白羽乌骨鸡、永康灰鹅、龙游麻鸭等也较闻名。
(3) 低丘红壤的开发利用取得很大的成绩。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通过兴修水利,开发低丘红壤成效显著,全区共开发13.33万公顷耕地和园地,对促进本区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
本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缺水易旱;林业基础薄弱; 水土流失严重。
3. 农业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本区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建设好浙江省第二个商品粮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开发农业资源,重点抓好低丘红壤的开发利用,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建设好商品基地,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采矿业和建材业等乡镇企业。
(1) 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在搞好现有水利设施配套挖潜的同时,重点建设好乌溪江引水工程,金华江、衢江沿岸提水灌溉工程,江山碗窑水库、金华沙畈水库以及“三江”(兰江、金华江、衢江)治理工程,以增强抗旱能力,保障农业稳产高产。对现有的约占耕地面积60%的山垄田、畈心田、冷水田等中低产田,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以增加粮食产量。
(2) 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扩大耕地和园地。本区的宜农荒地主要分布在乌溪江引水工程沿线和铜山源水库灌区、兰溪西部灌区和衢江、金华江两岸。应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搞好规划,合理开发,力求尽可能多地扩大粮地面积。
(3) 搞好绿化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本区植被较差,疏林、荒山面积大,要尽快绿化荒山,提高森林覆盖率。在江河源头和两岸重点发展水源涵养林;在水土流失较严重的丘陵陡坡地应加快绿化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西部丘陵山区应加强林木的抚育管理,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
(4) 调整生产布局,建设好商品生产基地。本区的河谷平原是粮食、棉花、糖蔗、水果、生猪的主产区。今后,应在稳定粮地面积的基础上适当集中棉、蔗产区,使粮食和经济作物协调发展;旱地要通过推行间作套种,增加玉米、豆类、薯类等生产,保障畜牧业发展。同时,重点建设好粮畜果等商品生产基地以及金华火腿、义乌蜜枣等名特优产品的加工基地。

☚ (四) 浙西丘陵山地林茶粮区   (六) 浙东丘陵盆地粮茶林畜区 ☛
000224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