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落实措施
开发中重点抓了三项关键技术:
❶小麦精播、半精播技术。开发区内小麦精播面积达90%以上,同时抓了品种的提纯、区域化种植和播种规格的改革;
❷配方施肥技术。开发区内亩施有机肥3 000—5 000公斤,秸秆还田面积近50%,两季施标准氮肥150—185公斤、标准磷100—150公斤,对缺钾、缺锌地区还补施了钾肥和锌肥;
❸紧凑型高产玉米良种的选换、密植和套种技术。开发区内紧凑型玉米品种占90%以上,平均密度在4 500—5 200株/亩,80%的面积进行了适期套种。为确保上述技术措施的落实,首先加强了技术培训。全开发区聘请省级专家授课150余人次,举办培训班、播放技术录像近2万次,印发技术资料近500万份,培训技术人员达290万人次,达到了家家有“明白纸”,户户有明白人,每个劳动力基本掌握了吨粮田开发的高产栽培技术。其次加强了技术指导。在开发过程中,各级技术组定期巡回检查指导,大部分科技人员都在基层负责一定面积的技术指导,基本上达到了每万亩耕地有1—2名农业科技人员,每千亩配1名专职农民技术员,每20户设1个科技带头户。第三,建立了田间技术档案。参与开发的地块,统一进行登记建卡,为制定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组织检查指导和验收等工作提供了依据,并积累了科学数据,为深入进行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五)落实措施
开发中重点抓了三项关键技术:
❶小麦精播、半精播技术。开发区内小麦精播面积达90%以上,同时抓了品种的提纯、区域化种植和播种规格的改革;
❷配方施肥技术。开发区内亩施有机肥3 000—5 000公斤,秸秆还田面积近50%,两季施标准氮肥150—185公斤、标准磷100—150公斤,对缺钾、缺锌地区还补施了钾肥和锌肥;
❸紧凑型高产玉米良种的选换、密植和套种技术。开发区内紧凑型玉米品种占90%以上,平均密度在4 500—5 200株/亩,80%的面积进行了适期套种。为确保上述技术措施的落实,首先加强了技术培训。全开发区聘请省级专家授课150余人次,举办培训班、播放技术录像近2万次,印发技术资料近500万份,培训技术人员达290万人次,达到了家家有“明白纸”,户户有明白人,每个劳动力基本掌握了吨粮田开发的高产栽培技术。其次加强了技术指导。在开发过程中,各级技术组定期巡回检查指导,大部分科技人员都在基层负责一定面积的技术指导,基本上达到了每万亩耕地有1—2名农业科技人员,每千亩配1名专职农民技术员,每20户设1个科技带头户。第三,建立了田间技术档案。参与开发的地块,统一进行登记建卡,为制定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组织检查指导和验收等工作提供了依据,并积累了科学数据,为深入进行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