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五)经济林生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五)经济林生产

(五)经济林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经济林生产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其资源曾几次遭到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经济林有了重新认识,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
1957年全省经济林面积达到6.7万公顷,年产量2 920.5万公斤。1958年2月中央农林部、服务部联合召开的全国果树生产会议上,确定河南为果树生产基地省之一,同年4月省农业厅、林业厅、商业厅联合召开了全省果树生产会议,大力发展果树生产。1976年森林资源清查,全省经济林面积合计61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33.6%。1979年全省果园面积28万公顷,年产量5 210万公斤。
1984年起,河南省以发展名优特经济林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10大经济林基地,即:以西峡、卢氏、新县为重点的6 667公顷猕猴桃基地;以新郑、西华、尉氏、灵宝、内黄、方城为重点的2万公顷山楂林基地;以济源、辉县、林县、方城为重点的2万公顷山楂林基地;以新县、罗山、确山为重点的1.3万公顷板栗林基地;以灵宝、陕县、禹县和黄河故道为重点优质苹果、黄桃、杏、梨、石榴等4.6万公顷水果基地;以汝阳、南召、西峡、内乡、镇平为重点的2.6万公顷杜仲、山茱萸、辛夷等药用林基地;以渑池、宜阳、荥阳、博爱为重点发展200万株柿树;以禹县、洛宁、卢氏、林县为重点发展200万株桃树;在豫东、豫北沙碱荒地上发展1.6万公顷杞柳、白蜡(干)等条子林和条编加工基地;以洛宁、博爱、罗山、新县、信阳、商城为重点发展1.6万公顷淡竹、毛竹、班竹和竹编加工基地。
1985年林业部把河南列为全国5大核桃生产区之一,1986年内黄县产大枣4 000万公斤,荥阳县产柿子2 000万公斤,分别成为全国年产量第一县。“八五”期间,省委、省政府从本省实际出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林果业作为兴豫富民的重要措施,给予了高度重视,组织实施了《河南省经济林十年发展规划》和《豫西经济林基地发展规划》,经济林生产迅速发展,已由过去零星栽植向基地化、区域化转变;由普通品种向名、优、特品种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单一的产品生产向系列化开发转变。无论是栽植面积还是产量、质量,都有大幅度提高。经济林作为绿色产业已成为广大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在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至1995年底,全省已建成油桐、核桃、板栗、大枣、银杏、柑桔、苹果、木本药材、竹材、优质小杂果10大经济林基地8万公顷,经济林总面积达110万公顷,年产果品25亿公斤,年产值达25亿元,年出口创汇1 000多万美元,许多名优经济林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辛夷、山萸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60%以上,柿子居第二位,大枣居第三位,苹果居第四位。山楂、花椒、白果、核桃、板栗、杏仁、油桐、乌柏、生漆等都名列前茅。灵宝县寺河山的苹果多次被评为全国第一名,被外贸部列为优质苹果外销基地;灵宝大枣以个大、肉厚、质优著称,闻名全国;新郑大枣被评为全国第一名;内黄为全国第一产枣大县,所产大枣畅销全国10多个省(市、区)。

☚ (四)工程造林   (六)林业基地建设 ☛
000034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