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
由国家发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 它和信用货币——银行券不同,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产生的,而银行券则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产生的。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代替金银货币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只是充当迅速转手的商品交换的媒介。商品交换者所关心的只是它是否能起媒介作用,并不需要知道货币材料本身是否具有价值。 人们见到磨损了的不足值的金铸币,既然可以和足值的金银铸币一样流通,就可以有意识地发行金属铸成的辅币,进而发行本身完全没有价值的纸币来代替它。〔参〕纸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 纸币代替金银货币来流通,其数量应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即: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不论发行多少纸币,它只能代表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或银的数量。当纸币发行量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时,纸币就同金银货币具有同等的购买力,当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时,纸币面额所代表的金银货币量就会减少,纸币就会贬值,引起物价上涨,继而引起通货膨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