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
云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候资源丰富多彩,为农、林、牧业生产及多种经营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自然环境。
1.合理利用资源,调整农业结构。云南各地具有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不论在全省范围内,还是在一县、一乡之内,几乎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气候条件,云南气候资源对农、林、牧业生产有多宜性。根据各地气候类型和气候资源特点安排生产,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在光、热、水资源较好、土地肥沃和利于农耕及灌溉的平坝地区宜发展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业。在丘陵、缓坡等地应以种植业和经济林木结合。在气候温凉有大片草山坡和少量耕地分布的中山地区则利于农牧结合,可大力发展畜牧业。在温度较低、雨多湿重的中高山地,则不宜发展农业,应以林业为主,兼顾畜牧业。
2.发挥资源优势,建立商品基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又是基础的基础。充分发挥云南气候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建立商品粮基地,根据各地农业气候条件,调整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云南小春季节,光热资源优越,农业增产潜力很大。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3.开发山区资源,发展立体农业。云南山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山区气候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海拔、坡向、坡度、地形走向的差异,可以根据山区立体气候资源的特点,发展多层次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山区小气候的特点,大搞多种经营,开发名特优产品。
4.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云南光照充足,太阳辐射量大,太阳能资源丰富,山区风能资源也比较丰富。太阳能和风能是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云南地域广阔,山区交通不便,给农村能源供应和电力工业带来不少困难。因此,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可以解决农村和边远地区能源问题,同时还可减少草、木等生物能源的消耗,对于保护山区生态平衡也有一定作用。
5.防御气象灾害,促进农业稳步发展。云南气候资源丰富多样,但气象灾害也比较严重,不仅灾害种类多,而且发生频率高,成灾损失大。在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的同时,必须积极防御气象灾害。要加大农业投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建造稳产高产农田。要作好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把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促进农业稳步发展。
6.保护气候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气候资源属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它不断地为农业生产和人类其他经济活动提供所需的能源和条件。气候资源同其他自然资源一样,也存在如何保护的问题。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目的是为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生产力,而保护则是为了永续利用,发挥最大的潜力。如不注意保护,就会使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逐步恶化,就会加剧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和危害程度,从而导致农、林、牧业生产遭到严重的损失。当前,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剧增,全球气候变暖,云南气候也有变暖的趋势。近年来云南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加剧,灾害损失加重。为此,应保护森林植被,提倡用清洁能源,逐步减少石化能源使用,保护云南气候环境和气候资源,防止气候恶化,维护生态平衡,也是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