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五)川西北高原自然牧草与气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五)川西北高原自然牧草与气候

(五)川西北高原自然牧草与气候

川西北高原牧区地势高亢,具有冬寒夏凉、干湿季分明、辐射强烈和日照充足的气候特点。因此,该区自然牧草具有喜凉、中生偏湿和喜光的生态习性,如老芒麦、无芒雀麦、垂穗披碱草、羊茅等。牧草主要生育规律与气候的关系大致是:
1.返青期。牧草返青主要受温度条件制约。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土壤解冻,牧草根系开始萌动,顶芽逐步露出地面,长到1厘米高时,称为返青期。返青期大体与日平均气温≥5℃的初日一致。该区东南部低山河谷在2月中、下旬,西北部高原红原、石渠一带在5月底。返青期随海拔高度升高而推迟,一般每增高100米,推迟4—7天(表1-2-5)。若当年冬春季雨雪较多,土壤墒情好,则返青期可提早7—10天。

表1-2-5 海拔高度变化对牧草返青期的影响

对 比点高度差(米)返青推迟天数
白玉—石渠
新龙—甘孜
炉霍—理塘
道孚—色达
940
394
689
937
56
16
41
57

川西北高原牧草返青期不利的气候条件:
❶春旱严重;
❷常有晚霜冻。少雨干旱,不但使牧草返青期推迟,而且使其粗纤维、含氮浸出物等含量增多,品质变劣,降低了牧草的适口性。晚霜冻则可冻伤或冻死青草,导致牲畜饲料不足。
2.饱青期。指牧草生长到能供牲畜吃饱的时期。据调查,草高5厘米时可供羊吃饱,7厘米时牛可啃饱。按牧草发育进程推算,≥0℃活动积温达200—220℃时,为羊饱青的开始期;达370—400℃时,为牛饱青的开始期。据此,在海拔3 000米左右的地区,牛饱青期始于4月底5月初,羊饱青期较之提前15—20天。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也类似于返青期。各地须根据天气预报,预测饱青期,合理安排放牧活动。
3.抽穗开花期。该区大部5月底气温已稳定在8℃以上,雨水也逐渐增多,牧草生长茂盛。7—8月牧区光、热、水匹配最佳,牧草普遍进入盛花期,光合有机物迅速积累,营养价值高,是刈割、贮藏的最好时期,也是牲畜抓膘的关键期。环境温度在8—20℃之间,家畜增膘快,其持续日数的长短大体代表了一地放牧条件之优劣。海拔3 000米以下地区,持续天数大于185天,牧草生长季长,利于发展牧业生产;海拔4 000米以上高山高原区,持续天数小于70天(色达仅40天),牧草产量低,限制了牧业发展。
4.成熟枯黄期。除西北高寒地带外,该区大部能满足牧草籽粒成熟之热量要求,即≥5℃活动积温达950—1 150℃。农业气象观测表明,枯黄期与日平均气温≥5℃终日基本一致,其地域分布与返青期恰好相反。枯黄期的到来,也预示着放牧青草期的结束,牧草营养价值大幅度下降,应及时组织人力抢收、加工、贮藏,以备冬春季之用。
5.引种的气候。川西北高原低产草场面积大,引种更新任务繁重。该区选育、引种牧草,应首先考虑冬季有较强的抗冻越冬能力,生长季具有较强的适宜较低热量水平生长发育的性能;其次,根据各地土壤质地差异,要注意引种牧草的耐湿、耐旱和耐酸特性。。从草种看,引进中生草甸型禾草如猫尾草、无芒雀麦、草甸早熟禾等,在本区种植生长良好,花期一次刈割,小区试验产量可达2 000公斤/亩以上。相反,耐旱的星星草和原产内蒙的冰草,则生长很差。而温带暖季草如黑麦草、鸭茅等在红原试种,遇气温偏高年份有较高产量,但其越冬率不到5%,无引种栽培价值。根据近几年引种选育试验,越冬性强、有较高产量的牧草有:老芒麦、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羊茅、多节雀麦、无芒雀麦、猫尾草等,可以大面积推广栽培。
☚ (四)红苕与气候   第三节 水资源及其分布 ☛
0000450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