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禽生产
广西饲养家禽作为农村副业,除了自食外,有少量鸡、鸭、蛋供应市场。1982年农副产品价格的放开和市场开放,以及混(配)合饲料的推广,兽医防疫工作的加强,国营、个体大办种鸡场、种鸭场,种源增多。1984年以后,改建和新建五市养鸡场,投资1 000多万元。形成年产种鸡苗达900多万只的生产规模。1984年广西家禽饲养量有较大的发展,达到1.38亿只,比1983年以前翻了1番。到1992年全自治区家禽饲养量达到2.69亿只,又比1984年翻了1番。禽肉产量达21.09万吨,占畜禽肉类总产量的15.48%。1992年家禽饲养量和禽肉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3.05倍和4.03倍; 禽肉占畜禽肉类总产量的比例也比1978年上升了4.91个百分点。1950—1981年,广西饲养家禽绝大部分为本地品种,产蛋量少。年产蛋量不超过2万吨。1982年以后,不断引进国内外良种,提高产蛋率。由1982年的2.81万吨上升到1992年的8.83万吨,增长2.14倍,出口创汇业务也有较大发展,1950年广西活禽出口仅有48.8万只;1965年出口达440.2万只,创汇258万美元;1986年出口活禽601.71万只,创汇917.68万美元;1992年出口850万只,创汇1 615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