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宛署杂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宛署杂记笔记。明沈榜撰。二十卷。榜字不详,湖广临湘《今属湖南)人。由举人历任内乡、东明、上元三县知县,万历十八年(1590),升任顺天府宛平县知县。后又升任户部主事。在宛平任内,颇能留心时事,搜求掌故,根据署中档册文件及所见闻,于万历二十年(1592)成是编。凡三十八篇,正文下多有小注,附录《燕说》一篇,有目无文,共约十七万七千字。明代北京辖大兴、宛平二县,宛平辖区在北京城西边。是书记载宛平立县原始、土地分野、县署职官, 山川古迹、 铺舍街道、庄园仓库及陵墓寺观,是一部研究明代北京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风俗掌故比较罕见的参考资料。记述封建统治者掠夺剥削的各种名目、方式,如赋税徭役、征丁占地、勒索商人等,亦颇缕悉,万历时期明政府的腐朽和对人民的压榨可以概见。亦辑有关于风俗节令、地理沿革、方言土语、人物遗闻等内容,如记天宁寺塔、北京技艺之“八绝”、金元时代的白话碑文等等,提供了研究明代历史、地理、方言、文化的可贵资料。后刘侗《帝京景物略》、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及《日下旧闻》等书,均提到本书或多所取材,可见其价值之高。书初刻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一九六一年,北京出版社据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所藏拍于日本的摄影胶卷标点排印出版。一九八○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据以重印。 宛署杂记城镇志。明沈榜辑。二十卷。沈榜字子登,江南临湘(今属湖南)人。万历举人,屡官知县。沈氏知宛平时,摘抄实录、档册、塘报,约当万历二十年(1592)成书, 约三十万字。正文按日、月、光、天、德、 山、 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万、言、书等二十字序排卷,计有圣谕、县始、分土、职官、山川、街道、地亩、人丁、宫庄、马政、税契、民风等三十目,目下又分山、水、古迹、内府、杂费等项。冠序二,附《燕说》。名为“宛署”,实记皇都。其时北京仅辖二县,宛平在今正阳门至西山一带。其中“地亩”项称,隆庆以前不可考,嘉庆末年官民田地,万历十二年征粮地,多为皇室贵戚所并。 “经费”项下逐年逐项开列经费、役夫、物品等。凡皇宫、官衙所耗人、财、物多有详记,碑碣、趣闻也多收录。是研究嘉靖、万历间北京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有1961年北京出版社据明万历二十一年刻本铅印本传世。傅芸子《明沈榜<宛署杂记>的发现》 (载《京都汉学大会纪要》1942)、徐苹芳《<宛署杂记>中的北京史料》(载《文物》1959.9)可供参考。 宛署杂记书名。明沈榜撰。二十卷。书成于万历二十年(1592)。本书系撰者任宛平知县时,据署中档册文书,采集掌故时事编辑而成,涉及明代北京的社会经济、典章制度、风俗民情、山川地理、人物轶闻等内容。其中卷十五《经费下》载有乡试、会试及武举的乡试、会试经费支给,系他书所不载,弥足珍贵。有万历刻本(藏日本尊经阁文库),今有北京出版社1961年本、《中华野史》标点本。 宛署杂记 宛署杂记书名。明沈榜编著。沈榜,湖广临湘人。曾任内乡,东明、上元三县知县。万历十八年 (1590) 升任顺天府宛平县知县,后又升任户部主事。他于宛平任内,留心搜求,汇总时事掌故,并依照署中档案等资料编成是书,共二十卷,记载了明代北京各方面的情况。其第一卷为圣谕,第二卷为县始、分土、署庙、古墨斋,第三卷为职官,第四卷为山川,第五卷为铺舍、街道,第六卷为地亩、人丁、徭赋、力役,第七卷为黄垡仓,第八卷为宫庄。第九卷为马政,第十卷为奶口、三婆、土工,第十一卷为驾相、养济院,第十二卷为税契,第十三卷为铺行,第十四卷、十五卷为经费,第十六卷为人物,第十七卷为民风,第十八卷为恩泽,第十九卷为寺观,第二十卷为志遗。明代北京辖有大兴、宛平两县,而宛平的辖区是从正阳门棋盘街以西直到西山一带,是书写下了封建帝王和宫室等官僚机构对这里的暴敛和掠夺。如15卷的 “经费”条,就用几万字的篇幅详细记载了宛平 (有时包括大兴)人民所负担的坛庙、陵园、行幸、宫禁、各衙门、考试等费用和所需物品。内府喂猫用肉720斤,上昭陵墓单用女轿夫1600名,统治者的骄奢挥霍于此可见一斑。另外是书提供了明代北京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历史、地理、方言、文化、风俗掌故等许多有用资料,可作为宛平县的志书研究参考。是书万历二十 一年初版,以后流传不多。1961年,北京出版社据日本尊经阁所藏本的摄影胶卷排印此书。1983年,北京古籍出版社重印此书。 ☚ 帝鉴图说 万历野获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