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多种经营
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甘孜州多种经营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90年产值比1980年增长3.02倍,年均递增14.93%。多种经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8.05%提高到1990年的15.38%,多种经营生产已成为甘孜州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多种经营生产受气候、资源、市场影响较大,经常出现波动,很不稳定。
甘孜州是全省虫草、贝母、麝香、鹿茸主要产区之一,全州虫草最高年收购量达2.27万公斤,贝母最高年收购量达17万公斤,产品驰名中外,远销东南亚。石渠、色达、德格、理塘、新龙、白玉等县是主产区,应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实现就地加工增值。大宗野生粗药材,也是该州一大优势产品。大黄、羌活、黄芪等产量大都在数百万公斤以上,应大力组织生产,推向国内、国际市场。该州野生食用菌种类多、分布广,品质上乘,商品价值高。主要有松茸、美味牛肝菌、黄绿密环菌等。特别是松茸,全州12个县约有5.33万公顷的生产林地,尤以雅江、稻城、九龙、乡城、巴塘产量最多。松茸历来被视为食用菌的珍宝,深受日本、东南亚客商青睐,目前已成为该州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要制定开发、加工、利用和保护发展规划,严禁掠夺性、破坏性的采集。
另外,该州再是矿产资源点多面广,储量丰富,优势明显; 加之水能资源配套,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全州4个成矿带,有近千处固体矿产,其中大型、特大型矿床数十处。特别是贵重金属、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矿为最多,尤以金、银、铝、锌、铜、铂、镍、锂等贵金属,在全省、全国都占有较大比例,开采价值极高。但该州的地下资源开发较晚,加之资金、人材、技术、交通等条件限制,这一优势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鉴于部分矿产资源分散,其储量又不具备国营建矿开发,这类矿产可以积极组织集体开发。今后发展矿产业,仍然要坚持群采和国营一起上的方针,坚持以发展黄金为龙头,开发有色金属为重点的指导思想,本着先易后难,积累资金和经验,逐步使矿产业成为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