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五五”、“六五”时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五五”、“六五”时期 (五)“五五”、“六五”时期1976—1985年中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安徽农村邮电通信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安徽省邮电管理局总结了发展农村通信事业的经验教训,面对全省底子薄、条件差,发展速度比邻省、全国平均水平相对缓慢的现实,坚持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以调整改造为主、积极而稳妥地发展农村邮电通信。安徽省邮电管理局颁发了《农村邮政通信组织管理办法》和《安徽省农村电话资费办法》,增强了全省农话系统的活力。“六五”计划时期,安徽农村邮电通信工作在继续认真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进行业务整顿、改善经营管理、加强设备维护的基础上,增大了基建、大修、更新改造的投入。仅1980至1983年,省财政给予农村电话的各项补贴和工程投资即达931万元,每年用于农话各项工程的平均投资都超过500万元。1984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安徽省经济委员会、计划委员会、财政厅、邮电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速农村邮电建设的意见》,确定今后农村电话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积极疏通各种渠道和采取多种办法筹集农话发展建设资金,推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建设和经营。1985年2月,安徽省邮电管理局制定了《安徽省农村电话改革扩权暂行规定》。同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加速邮电通信建设的若干规定》。随后,各地市县政府都把邮电建设列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安排、统一建设,并给予各种优惠政策,为农村通信发展创造了良好宽松的环境。在农村邮政建设方面,1983年12月,安徽省邮电管理局认真总结推广了砀山县利用农村富余劳力代办投递农村报刊邮件的经验,扩大了农村邮电服务面;颁布了《加强农村邮电支局所管理的若干规定》,根据职工人数、业务收入等因素,把农村支局划分成一、二、三等和中心支局,实行分等管理。并利用农村富余劳力放手发展委办、联办、代办、个体办邮电机构,增加了农村邮电局所。至1985年末,全省农村邮电局所为2 120处,农村邮路和投递路线单程长度为18.3万公里,其中私人承包的5.3万公里;全省农话交换点为2040处,交换机总容量为93 180门,电话机总数为33 259部,农话杆路总长度为31 892杆公里,明线线条总长度为60 796对公里,电缆总长度为2 947.7皮长公里。在全省乡镇中,设有自办局所的占38.7%,设有代办所的占16.4%,已通邮路的100%,已装交换机的占56.8%,已通电话的占92.7%;在全省行政村中,99.8%已通邮路,但已通电话的仅占22.6%。 ☚ (四)“三五”、“四五”时期 (六)“七五”、“八五”时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