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 茶叶销售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二) 茶叶销售 (二) 茶叶销售1. 销售政策。浙江茶叶的销售,较长一个时期贯彻“内销服从外销”的方针。从1950年至1966年的17年间,全省每年茶叶销售量一直在2 000吨左右。 表5-2-14 1951—1952年茶叶公私经营比重
1953年8月1日起,为稳定市场,杜绝不法商人投机取巧,省公司决定对批发商及省外客商停止供应,仅以省内零售为批发对象,但对小批发商、行商的困难户,给予适当照顾。1954年4月,浙江省商业厅公布《茶叶市场管理办法》,办法规定“省内各地私营茶叶批发商,批发供应对象限于省内各地零售商,不得经营省外运销业务。省外私商及省内行商均不许在本省收购茶叶。”这一年,全省茶叶供应量较1953年降低22. 38%。1956年全省茶叶零售供应2 400吨,其中红茶占19. 1%。一直到1961年,省内茶叶都是敞开供应,但供应量偏紧。从1961年第4季度开始,浙江茶叶实行凭证、凭券供应,即城镇居民凭购货证 (购粮证),或按工资额比例发放的购货券(又称“工分券”)购买茶叶。70年代,全省茶叶的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零售供应量平稳上升。如以1969年全省销售量2 525吨为100,则1970年为108.1,1971年为135.8,1975年为192,1979年为270。10年增加了1.7倍。进入80年代,市场供应渐趋缓和。1980年全省销售量达8 682吨,比上年增长27.4%;1981年销售量突破1万吨,达到11 051吨,比上年增长27. 3%。1982年茶叶大丰收,全省总产量达10万吨,比上年猛增2成。从这年的8月11日起,全省所有茶叶全部敞开供应。当年销售10 869吨。此后几年销售量遂年上升,1988年销售创历史最高水平,达23 365吨,居全国首位,占全国销售量(含边销)的12. 8%。1989年后销售回落,1989、1990两年销售分别为17 776吨和17 137吨。 3.供应出口。茶叶是浙江的传统出口商品,以绿茶为大宗,历史上以平水珠茶为主,珍眉绿茶多数经英法转销北非市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茶叶出口有较大的发展。1950年出口0.37万吨,1954年提高到0. 92万吨,1958年达1. 62万吨。整个50、60年代平均每年出口量保持在万吨左右。70年代年平均出口量达到1.90万吨,接近翻了一番。80年代年平均出口量达3.72万吨,又比70年代翻了一番。茶叶出口详见表5-2-15。 表5-2-15 茶叶出口情况 单位: 万吨
浙江茶叶出口的国家和地区逐步扩大,巩固了以法国为重点的西欧和港澳等传统绿茶市场,开拓了西非、南亚等新的绿茶市场,与浙江省有茶叶贸易往来的国家已遍及五大洲。 表5-2-16 茶叶购、销、调、存情况 单位: 吨
☚ (一) 毛茶收购 六、蚕茧收购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