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索马里费诺力水利电力工程
这项工程原是索马里和原苏联两国合建的,后因故于1977年11月停建。根据中、索两国政府1978年4月在北京签订的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1978年8月在摩加迪沙签订的《关于建设费诺力水利工程水利电力部分的会谈纪要》的确认:由中国政府援建该项工程并提供成套设备、材料。广东省接受项目的筹建任务后,技术人员于1978年8月抵达工地,负责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指导。经双方的努力合作,工程在1979年1月复工兴建。
费诺力水利电力工程是一宗以灌溉为主、发电为辅的综合性开发工程。近期灌溉费诺力稻谷农场种植面积为7 500公顷,并计划供洪博移民区10 000公顷的民用、农用水源以及向费诺力、杰力布、甘苏马等地供电。工程项目主要是:(1)首都枢纽工程包括一座长为 58米,高10. 5米,最大泄流量800立方米/秒的拦河闸坝和装有设计水头4. 75米,奥地利制造的两台K59f/4型、额定出力为2 400千瓦立轴转桨式水轮机,和相配备的SSH—430/52—82、额定容量2 300千瓦发电机的水电站;(2)总长52.342公里、引用流量33. 6立方米/秒的左岸灌溉干渠;(3)一座安装3台苏联制造的900匹马力柴油发电机组的备用发电厂;(4)变电站3座:一座容量为6 300千伏安38. 5/6. 3千伏升压站、二座容量共5 500千伏安35/11千伏的降压站;(5)高压输电线路长95.66公里,其中35千伏线路长55. 597公里,11千伏线路长40.063公里;(6)有线通讯设施一套,其中:通讯线架设长为102公里;(7) 3座排水总站,泵装机七台共560千瓦。
经过两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首部枢纽及左岸干渠渠首至杰力布渠段的主体工程提前于1983年3月建成,1983年7月水电站两台水轮发电机组轮换运行发电,并输入35千伏高压电网向用户供电;1984年3月朱巴河水通过左岸渠首、干渠,开始向费诺力农场供水灌溉稻田;1984年3月,备用柴油发电厂投入运行。1983年7月起费诺力水利电力工程由经援项目转为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每期合作二年至1991年1月10日,因索马里国家内乱而被迫停止。工程建设总决算价为人民币4 356万元,工程运行管理技术合作总结算价为人民币593.7万元。
广东省为了完成上述二项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援任务,先后从广东省水利水电系统和省内外有关部门,抽调和派遣了2 385人次政治素质高、工作作风好、技术能力强的人员从事援外工作。他们在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下,克服了种种困难,付出了辛勤劳动,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