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福建林学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福建林学院

(二)福建林学院

福建林学院座落在福建省南平市西郊,占地22公顷,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3 233万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657万元。校园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是科研与教学的良好处所。
学院创办于1958年,其前身为成立于1940年的福建省立农学院森林系。1952年院系调整时,农学院森林系改为林学系,并于1958年从福建农学院分出,由福州迁往南平,扩建为林学院。由于“文化大革命”,林学院于1970年被迫解散。1972年,农学院、林学院复办,合并成立福建农林大学。1975年农林大学的农、林两个学院又分开独立办学,恢复福建林学院建制,校名一直延用至今。
学院目前设有资源与环境、交通工程、林产工业、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基础科学等6个系和社会科学部、成人教育学院;共有24个本专科专业,9个科研机构,2个教学林场,3个教学工厂;学院拥有省重点学科造林学、林业经济学和省属“211工程”重点学科林产加工学等一批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其中资源与环境系的树木标本室,被列为全国著名植物标本室之一。造林学、经济林、林业经济、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木材加工等6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已初步形成林学、工学、经济学、理学等多学科并举,硕士、本科、专科、函授、成人脱产班、专业证书班以及各种短期培训班等多层次的高等林业教育体系。现有各类在校生达3000多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700多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有75人,讲师职称的有9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组成员1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1人。拥有一支诸如被誉为“杉木之父”的造林学专家俞新妥教授,林业经济学家张建国教授等一批学术造诣深、治学严谨的学科带头人和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师资队伍。近年来,学院还出台了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并加大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
学院坚持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重视科技推广工作,积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林业建设和山区开发,充分发挥人才密集、知识密集的优势,努力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建校以来,获省部级以上奖励项目有89项,专利13项。其中,“八五”期间,完成科技成果96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有48项;还有11项科技成果获国家专利。万亩毛竹低产改造技术、万亩低产锥栗改造技术、松树皮制胶技术、轻型遥控索道技术等10几个项目在建瓯、三明等10余个县(市)实施推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1983年以来,正式出版发行了《杉木》、《中国林业经济问题》、《森林生态经济问题研究》、《森林资源经济学》、《林业试验设计技术与方法》等40多部专著、教材和近千篇学术论文。据统计,学院的科研成果在全国农林水院校中居于前列。学院积极开发校办产业,先后成立了科贸公司、磁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和丽达设计装饰公司,为学院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院图书馆藏书49.09万册,中外期刊2600多种、50多万册,1993年以来图书情报全面实行微机管理,为院内外广大读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学院定期出版《福建林学院学报》、《林业经济问题》、《林业高教理论与实践》等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其中《福建林学院学报》多年获得省自然科学期刊一等奖。
学院积极发展同国内外的校际交流和科研合作,先后同美国耶鲁大学和俄勒冈州立大学和英国北威尔士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澳大利亚摩纳西大学和台湾大学等多所农林院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互派专家学者进行访问、交流,并聘请了外籍教师、学者和国内著名专家前来讲学、任教。
建校近40年来,学院已为省内外培养各类本专科毕业生11000多名,绝大多数的毕业生已成为林业及各条战线的主力军, 为建设林业强省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 (一)福建农业大学   (三)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
0000870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