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 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 牛

(二) 牛

(1)黄牛。驯养黄牛在甘肃至少有3 000余年的历史,分布在陇中和西北部的多属蒙古牛型,东南部的属华北牛型。省外引进黄牛主要是秦川牛,也有少量南洋牛,后又从国外引进荷兰牛、西门塔尔牛、海福特牛等进行黄牛改良。地方良种:
❶早胜牛,中心产地在宁县早胜塬一带,在本省牛中体格最大;
❷安西牛,属蒙古牛型,主要产区8万头,是主要役畜。截止1993年底,全省共养牛348.25万头,占大家畜总数的58.4%,其中黄牛236.19万头,占牛总数的67.8%。随着黄牛的改良,牛的利用方向开始由单纯役用向役肉、役乳兼用发展。
(2)乳牛。全省牧区的藏族、蒙古等少数民族,素有吃奶习惯。甘肃早从1942年就引进荷兰牛开展乳牛的改良育种,50年代末进入横交固定阶段,从70年代末提高横交牛的生产性能,到1985年全省有黑白花奶牛1.22万头,1988年通过鉴定验收,正式命名为“甘肃黑白花奶牛”。
1949年时全省只有几十头专用乳牛,日上市牛奶300多公斤。到1993年底全省良种及改良种乳牛11.48万头,年产奶量9.53万吨。并建有5个大型奶粉加工厂。
(3)牦牛、犏牛。公元前2 500年,羌族人驯养了牦牛。1993年全省共有牦牛87.6万头,占全省牛总数的25.4%,在全国居第4位。主要分布在甘南草原和祁连山草原。牦牛多为黑色或杂色,唯天祝县繁育成的“天祝白牦牛”,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稀有珍贵品种。毛、尾经济价值高、畅销国内外。80年代初约3万多头,占全县牦牛总数的40%。来源于青藏高原的甘南牦牛,属“地方类群”,不仅出口肉牛受欢迎,而且牦牛血已加工成滋补药品。
犏牛是牦牛和黄牛或黑白花奶牛杂交的种间杂种一代牛。有两种:以公黄牛与母牦牛杂交所生的称真犏牛,主要分布于牧区;以公牦牛与母黄牛杂交所生的称假犏牛,主要分布于半农半牧区及农区。兰州养犏牛供鲜奶有百年以上历史。50年代后逐渐被黑白花奶牛代替。
(4)水牛。陇南沿嘉陵江、白龙江、白水江有水田的地区,于本世纪初最早引进南方水牛。文县中庙乡水地占耕作面积的14%,1986年养水牛385头,占牛总数的25.8%。全省水牛自繁加引进1986年共666头,主要分布于文县、武都、康县、成县、徽县,只作农业动力使用。

☚ (一) 马、驴、骡   (三) 羊 ☛

(二) 牛

(二) 牛

有水牛、黄牛两大类型。水牛又分两类,东部沿海一带繁殖饲养的海子水牛和西部丘陵山区繁殖饲养的山区水牛。海子水牛属沼泽型水牛,毛色有灰黑、瓦灰和少数白毛牛。体躯高大、胸部宽深、肌肉发达、四肢强健、蹄大而圆、挽力大、速度快、性情温和、耐粗耐苦,为国内外屈指可数的大型水牛种之一,是我国重要畜种资源。山区水牛体形中等,挽力较强,骨粗蹄小,历史上称之为西生牛或山牛。黄牛主要集中于徐淮旱作地区,通扬高砂土地区次之。以丰、沛、铜等县的黄牛体形较大,挽力强,属鲁西南黄牛。东海、新沂、赣榆、宿迁、沭阳、灌云、泗洪、泗阳等县的黄牛体形较小。盐城南通沿海一带在滨海草滩上的黄牛,群众称海子黄牛,能在粗苦的条件下繁殖生存,现数量极少。

☚ (一) 猪   (三) 羊 ☛
0002944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