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风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 ![]() ![]() ![]() ![]() 风琴fēng qín簧鸣乐器。“风琴”最早是指一种古琴,到了17世纪,开始用来指管风琴(pipe organ),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19世纪70年代,“风琴”今义开始出现,如1875年丁韪良等编纂《中西闻见录》第33号:“西人知瞽之聪于耳也,辄教之抚风琴,故泰西诸国训瞽所用乐谱,皆以此扪读之法谱之。”此后的例子有: 1883年黄式权《淞南梦影录》卷一:“西乐无笙箫笛板,和曲率用风琴。风琴之制,方长如柜形,中置簧叶,蹴以足,呜呜有声。”1908年吕珮芬《东瀛参观学校记》:“至唱歌室,教坛之上设风琴一,教师所用。坛下两旁亦各设一琴,为生徒之用。正中黑板,以朱油横界十有六道,每道相去约四寸,四道合为一层,凡四层。和田曰:‘此所以记风琴之节拍,使学者易于寻按也。’”◇笙、洋琴、簧风琴。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檐椽部 > 風鐸 > 鐵馬 > 風琴 風琴 fēngqín 即鐵馬。 风琴fēng qín旧时卖风筝行谓风筝上的响器。《切口·卖纸鸢》:“风琴: 如弓状,横系极薄之藤皮,随纸鸢飘摇空中,遇风呜呜然响,风筝之名 (由此)。” 乐器 乐器乐(乐具;乐物;乐品;民~;器~) 雅器 弦管 银字 鼓拍 另见:娱乐 弦 弹奏 击乐 乐声 悦耳 ☚ 乐器 弦乐器 ☛ 风琴 风琴也称“簧风琴”或“脚踏风琴”,是键盘乐器的一种。外形似立式钢琴而较小,音域通常为4至5个8度,由键盘、风箱、簧片、音栓(变音器)、增音器和一对踏板组成。发音原理是:用双脚踩踏板鼓动风箱,使空气振动簧片,以键盘操纵发音;琴的前面下侧设有增音板,用膝推动可增减音量。最早的风琴是在1810年由法国的G.J.格勒尼埃受中国乐器笙的启发制造而成;1854年美式风琴改风箱鼓气为吸气式,1897年左右由日本传入中国,至今仍是乡村中、小学普遍使用的教学乐器。 ☚ 轻音乐队 管风琴 ☛ 风琴 风琴fengqin见乐器与乐队“风琴”。 ☚ 钢琴 手风琴 ☛ 风琴 风琴Fengqin簧风琴的简称,自由簧振动键盘乐器。风琴是一种大众化的乐器,无产阶级作曲家狄盖特就是在风琴上谱写出不朽的《国际歌》的,长期以来,日本就是用风琴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教具而使用,(近年来才逐渐被钢琴或电子风琴所取代)。由于风琴的价格低廉,在我国尚未能普及钢琴时,风琴在我国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 钢琴 手风琴 ☛ 风琴 风琴风琴是 一种由振动簧片而发声的键盘乐器,亦称 “簧风琴”,为法国乐器制造家德班在1840年首先创制。其构造为一排键盘,琴键排列与钢琴相同,音域一般为三到五个八度。弹奏时双脚踩动琴下方的踏板,产生气流,振动簧片而发声。键盘下方有增音器,用右膝控制音量强弱,可以使之渐强渐弱。较大的簧风琴装有若干音栓,可以改变音色。风琴的发声原理最初为打气式,1854年以后,美国制造出吸气式风箱。1897年,风琴由日本传入我国,沿用至今。风琴的弹奏方法基本上与钢琴相同,只是风琴的键盘无力度反应; 风琴的音量较弱,且在演奏中需要不间断地踩踏板。由于其体积小,造价低,易于掌握,便于移动,目前在我国幼儿及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仍在普遍使用。 ☚ 古钢琴 手风琴 ☛ 风琴键盘乐器。形似钢琴而较小,音域通常为4—5组。用双脚踩踏板鼓动风箱,使空气振动簧片,以键盘操纵发音。前面下侧设有活动板,用膝推动可增减音量。有的还装有音栓若干个,用以改变音色。 风琴 风琴一种键盘乐器,形似钢琴而较小,是一个长方木箱,里面排列着铜簧片,按键就能压动铜簧片上的开关,用双脚踩踏板鼓动风箱,使空气振动簧片,以键盘操纵发音。前面下侧设有活动板,用膝推动可增减音量。有的还装有音栓若干个,用以改变音色。 ☚ 木琴 管风琴 ☛ 风琴orga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