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消费支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消费支出

(二)消费支出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仅带来了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显著增长,而且扭转了长期以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始终未能摆脱贫困的状况,农民消费支出迅速增长。据调查,1978—1996年,全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95.02元增加到1 398.94元,增长13.7倍,年均递增16.1%; 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75倍,每年实际递增达7.6%,大大高于前21年 (1958—1978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在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中,吃、穿、住、用等消费也都成倍增长,1996年,全省农民人均食品支出729.92元,比1978年增长10.6倍; 衣着支出133.58元,增长8.6倍;居住支出210.49元,增长75.0倍; 用品、服务及其他支出77.98元,增长12.1倍。农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活消费水平,整体生活消费已由贫困进入到温饱有余阶段,部分农户已达到小康水平。据对全省4 2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截至1996年底,全省已有95%以上的农民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其中,达到小康的农户已占36.2%。
改革开放以前,全省农民生活消费的自给部分比重很大,商品性支出在农民生活消费中所占比重较小。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货币收入和购买力大为提高,农民逐渐由自给型消费向商品型消费转变。1996年,全省农民人均商品性消费支出额达到1 001.23元,比改革初期的1980年增长了11.4倍,年均递增17.0%; 商品性消费支出额占生活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56.9%提高到1996年的71.6%,提高了14.7个百分点,自给性生活消费支出额的比重则由43.1%降至28.4%。在农民生活消费的吃穿用住等费用支出中,主要是食品和文化生活服务的商品性支出变化大,支出份额增加。1980—1996年,全省农民人均用于购买食物的现金支出额由26.4元增加到350.0元,增长12.3倍; 食品的商品性支出占全部食品支出的比重由33.1%提高到48.0%,提高了14.9个百分点。食品的货币性支出占全部食品支出额的比重逐年上升,说明农民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基本食物消费模式正在向商品化、市场化的食物消费模式转变,这是农民生活消费水平和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1996年,全省农民人均文化生活服务现金支出额为106.74元,比1980年增长了32.6倍; 其他穿住用等基本上实现了商品化,1996年人均商品性支出比重衣着达到99.4%,居住达到91.9%,家族设备及服务支出达到100%,医疗、交通通讯等支出达到100%。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省农民生活消费对市场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消费已开始进入商品化阶段。

☚ (一)农民收入   (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000248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