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地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葬物 > 地券
地券  dìquàn

亦稱“買地券”。葬於墓内似地契的迷信品。摹倣世間賈地契約文書,證明死者對所葬墓穴的所有權。爲古代喪葬風俗之一,流行於黄河流域、長江流域的廣大地區。自漢至清代均有。東漢倣簡策之形,多刻於長條形鉛板上,亦有用玉板及陶柱者。三國、西晉後,多刻於磚。南朝以後,常刻於石。南宋時亦有用鐵鑄者。歷代地券文字,一般在二、三百字之間。五代至宋,地券書寫格式有一行順書,一行倒書者,頗爲特殊。多置於墓室内,亦有放在甬道或近墓門處。宋·周密《癸辛雜記别集》卷下《買地券》:“今人造墓必用買地券,以梓木爲之,朱書云:用錢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文,買到某地云云。此村巫風俗如此,殊爲可笑。及觀元遺山《續夷堅志》載:曲陽燕川青陽垻有人起墓得鐵券,刻金字云:‘𢽟葬忠臣王處存賜錢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貫九百九十九文。’此唐哀宗之時,然則此事由來久矣。”清·葉奕苞《金行録補》卷二十七:“萬曆初,元會稽倪簡冢地内,掘得晉太康間冢中杯及瓦券,券文云:‘大男楊紹,從土人公買冢一邱,東極闞澤,西極黄藤,南極山背,北極於湖,直錢四百萬,即日交畢。日月爲證,四時爲佐。太康五年九月廿六日。對共剪破,民有私約如律令。’”新疆吐鲁番曾出土書於紙上的地券。清人羅振玉曾將其收集的十九種地券,編成《地券徵存》傳世。


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契約文書部 > 券契 > 地券
地券  dìquàn

古代買賣或典當土地所立的契約。載明面積、價格及坐落、四至等,並由當事人和見證人簽字畫押。已經納税并由政府蓋印的爲“紅契”;未蓋印的爲“白契”。宋·王安石《寄友人》詩之一:“一篇封禪才難學,三畝蓬蒿勢易求。欲與山僧論地券,願爲鄰舍事田疇。”《宋史·包拯傳》:“或持地券自言僞增步數者,皆審驗劾奏之。”參閱宋·周密《癸辛雜識·買地券》。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文告契據部 > 文據 > 地券
地券  dìquàn

土地所有之證書。《宋史·包拯傳》:“或持地券自言有僞增步數者,皆審驗劾奏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