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图dishitu
以等高线加分层设色的方法着重表示地势特征为主的自然地图。在地势图上可以表示出地面的高程分布及其对比关系,清晰地显示出山川大势,区分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平原、盆地等大的地形类型,还可以反映黄土、岩溶、沙漠、火山等地貌形态的特点。图上还详细地表示与地形有密切关系的水系,其他要素则适当表示。
地势图上等高线的选择根据地图比例尺、地图用途和制图区域的地形特点,在较大比例尺地势图上用固定的等高距,这样可以明显反映出斜坡坡度的对比关系。在较小比例尺地势图上则用变距等高线,即在高度愈大的地区,等高距愈大。用变距等高线表示的地形,只反映不同高程带的层次,不能从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将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之间染上深浅不同的颜色,称为分层设色。考虑到地面起伏是连续的,所以在不同的高程带内选用的颜色也必须具有光谱上的连续性。分层设色通用的颜色顺序是:海洋—蓝色,平原—绿色,低山丘陵—黄色,高山—棕褐色。
在地势图上经常采用地貌符号补充表示某些地貌形态。为了增强地形的立体感,有时在分层设色基础上再加晕渲。
地势图可以提供区域的地形和水文等有关资料,对研究地形、水文和民航都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