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 海洋生物的开发利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 海洋生物的开发利用 (二) 海洋生物的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是人类开发最早的海洋资源之一,而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传统产业是海洋渔业捕捞。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水养殖、海水增殖、海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正逐步出现并迅速发展。上海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历史悠久,距今6 000多年前,上海先民就在上海冈身以西地区从事渔业。上海海洋渔业现已拥有各类渔船上千艘,海洋捕捞产量1990年为16.7万吨,按海域捕捞划分,东海占65.5%,黄海占27.4%,远洋占7.1%;按内外海分,内海捕捞占57%,外海捕捞占43%。上海市海洋捕捞的主要经济鱼类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鳓鱼、鲳、鮸、乌贼、海鳗、鲨类、绿鳍马面鲀、鲐、鲹以及虾蟹类等10余种。其中马面鲀、鲐、鲹等品种占海洋捕捞量的57%。海洋捕捞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20世纪50年代产量2.5万吨、60年代为8.75万吨、70年代为15.38万吨、80~90年代略有进展。由于超强度的捕捞,近海经济鱼类资源捕捞量严重超过其资源的再生能力,使传统的经济鱼类资源急剧衰退,大黄鱼1979年尚捕获1 750吨,而1988年仅183吨;小黄鱼1979年产量近万吨,而1988年仅产1 298吨;带鱼1979年产量约为48 000吨,而1988年仅产13 597吨。带鱼、海鳗、鲐鱼在产量减少的同时,资源质量也大大下降,鱼体趋小,幼鱼比重增加,渔场不稳定,鱼发时间缩短。上海市海域经济鱼类资源虽然在减少,但经济无脊椎动物资源还比较丰富,如三疣梭子蟹、葛氏长臂虾、哈氏仿对虾等,其资源补充能力相当强,生命周期较短,生长速度快,新生个体当年即可长成,产量高且营养丰富,为群众所喜爱。上海滩涂上的缢蛏、焦河兰蛤、青蟹和泥螺均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 (一) 海洋生物类型及分布 四、海洋能资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