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化工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化工业Chemical Industries

利用化学反应将原料转化为商品的工业。例如,将原油转化成尼龙丝。石油化工产品最常用的原料是从天然气或石油中分离出来的碳氢化合物,包括乙烯和聚乙烯。有机化学产品是依靠煤、糖或类似的非石油原料转化生成,而无机化学产品是靠加工各种各样的非石油原料如普通盐、石灰石、钾碱、金属矿石等或空气中的气体而制成。加拿大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发展化工业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和潜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用电解法生产化学产品兴起的时候。当时,加拿大未加以利用的水电潜力约占全世界的40%,显示出建立大型化工厂的优势。安大略省普林斯顿市的T.威尔逊首先建立利用焦煤和石灰制造碳化钙的电炉。1896年在靠近尼亚加拉水电站的梅里顿建起一个加工厂。8年后,沙威尼根碳化物公司在魁北克省圣莫里斯河畔建成投产。不久,在尼亚加拉瀑布的加拿大一侧出现一个利用大气氮与碳化钙合成生产氨腈钙的工厂。从此,加拿大农业摆脱了依赖智利硝酸钠生产氮肥的被动局面。渥太华河沿岸另有一座国产元素磷基地。W.吉布斯选用魁北克省里耶维尔河沿岸的磷酸盐矿床。至1907年底,电化学已经成为加拿大新兴的化学制造工业的主体。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加拿大失去钾、染料、氰化物及一些药品的来源。为了解决战时紧急需要,加拿大人利用以碳化钙转化生成的可燃性气体乙炔大量生产商业价值较高的有机化合物。沙威尼根水电公司承担利用乙炔生产乙醛、醋酸、丙酮等主要化学物质的任务,曾是加拿大生产乙烯基树脂、增塑剂和有机物质的化学中心。其他一些化学公司则依傍瀑布而建,生产过氧化氢、纤维质胶卷、氯化溶媒、氯气、氢氧化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加拿大的化工业从主要利用电迅速过渡到主要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来生产化学产品。石油精炼和其他碳氢化合物的连续加工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军火工业也在这一时期得以建立和发展。除沙威尼根几家重要的化工厂外,艾伯塔省的卡尔加里、不列颠哥伦比亚的特雷尔以及安大略的尼亚加拉瀑布等地还出现利用政府基金修建的化工厂,生产硝酸和用作高效炸药的硝酸铵。战时工厂中的佼佼者是位于安大略省圣克莱尔河西岸的化工厂。为了解决由于日本军队占领远东而造成的原料紧缺,政府决定将四个橡胶轮胎厂、一个密执安苯乙烯厂、一个萨尼亚石油精炼厂合并起来。由政府经营的“聚合物公司”(即今聚苯乙烯公司)为多个合成橡胶厂家提供原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拿大的石油化工业在各地均得到发展。由于艾伯塔的勒杜克和阿尔塔都发现了石油,从艾伯塔到萨尼亚铺设管道,萨尼亚成为一个石油化工网。圣克莱尔河地区则是极具商业开发价值的“化学谷”。在蒙特利尔市,有6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化工厂建成投产,大量生产气态碳氢化合物的副产品。后来又投资生产热塑性塑料,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圣劳伦斯河谷南岸的瓦雷讷发展成为新兴的有机化学生产基地。
加拿大的化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多种难题,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具备同美国和其他化工业大国竞争的能力。按照国际标准,蒙特利尔和萨尼亚的工厂只能算作中等规模。此外,全球的石油化工生产也发生变化。从战时的制氨工厂起,艾伯塔省一直是加拿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到19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价格急剧上涨,加上加拿大西部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的增加和关贸总协定谈判对市场的影响,加拿大的化工企业更倾向于利用本国燃料从事天然气和相关液体的生产。50年代埃德蒙顿地区建成两个生产项目,预示化工业重点的西移。另外,必须把大量的合成树脂、有机媒介物质和化肥输送到美国和沿海地区。为了增强竞争力,化工厂从1976年起加快大资金投入。70年代初,每年投入的资金不足2亿加元。但到80年代初,石油化工厂每年投入的资金约12亿加元。两个大型氨基化肥工程相继竣工。然而,从1981年开始的经济衰退和石油价格的下跌使计划中的大项目一再拖延。
由于化工业本身具有投入少、产出高的特点,现代化工业在制造业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化学生产的门类繁多,分布较广。除产值超过10亿加元的大型化学公司,还有近200家生产单一性普通化学产品的小型企业。大多数位于城市集中的中部地区,除爱德华王子岛外,其余各省均至少有一家化工厂。1985年,工业用化学产品、化肥原料、塑料、合成树脂等装运价值达102亿加元,为制造业货物总装运量的42%,在制造业排第五位。
化工业产品在推动出口贸易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化工产品对出口的依赖性很强,长期以来,化肥无需缴纳关税便可销往国际市场。1986年化肥的出口额达到3.3亿加元(包括非成品的钾碱矿石);工业无机化学产品出口额为15亿加元;工业有机化学产品的出口额达到11亿加元,但比进口额少4.1亿加元。石油化工产品的出口从无到有,贸易模式发生很大变化。过去,化学公司常以最高价购入外国供应商的产品。70年代末有了世界规模的石油化学工厂,从而实现净值出口(1984年例外)。1985年,石油化学产品的出口额达到19.4亿加元,比进口额多出2.09亿加元。
化工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大型跨国公司拥有技术、资金和国际贸易方面的优势。加拿大一些重要的公司也不甘示弱,纷纷打入各自相关的领域。例如,科明科公司、诺兰达矿业公司、谢里特·戈登矿业公司等都扩大范围,进入化肥生产领域。诺瓦公司凭借在天然气及其相关液体方面的优势顺利进入石油化工领域。聚苯乙烯公司则自然成为合成橡胶和聚苯乙烯的国际供应商。70年代后,许多政府机构也纷纷投入资金,从事化学生产。投资总公司组建乙烯公司,在蒙特利尔地区经营着两家石油化工厂。萨斯喀彻温省的钾碱公司获得该省的多个钾碱矿,并有意进入化肥制造业。加拿大石油公司现为多种芳香产品的供应厂家,生产挥发油、甲苯、二甲苯等产品。
为了保证本国化工业能够顺利、健康地发展,政府加强对化工业的管理。在过去很多年时间里,加拿大始终没有制定系统的管理化工业的政策。化学生产接受的是同其他生产部门一样的关税保护。石油偏氯乙烯纤维公司得到过政府的间接支持。政府确定蒙特利尔、萨尼亚和艾伯塔为三大石油化学中心。1980年制定全国能源计划后出现石油与天然气两种不同的价格体系,这一差别对三大石油化学中心有重大影响。为了保护本国的化工业,曾对进口化学产品征收10%~20%的关税。关贸总协定谈判最终削弱了这种保护。但是,在联邦政府的积极扶持下,出口工业和农业仍可通过退税或免税的政策保持发展优势。政府对化工业的管理还涉及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问题。由于化学产品多具毒性,生产和运输化学产品时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化学工厂必须采取防治污染的措施,重视职工的安全与健康,防止环境污染和损害健康。70年代有研究表明,排入下水道中的汞经溶解可入食物链。为了保护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政府规定有关企业配置净化器,或者采取以电解电池替换电解槽等新技术。化工业具有高能耗的特点(约为整个制造业的24%),降低能耗、增强竞争力成为化工企业的重要任务。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竞争优势,化工业希望能通过一个加拿大工业能源保护计划更为有效地利用能源。1972年以来,化工业每个生产单位所消耗的能源减少31%。加拿大工业能源保护计划的补充计划将会使加拿大的能源消耗进一步下降。
发展化工业必须重视技术。化工业依赖的不是某种单一的技术,制造一种产品往往需要经过化学工程的多个程序才能最终合成。为了促进技术进步,化学生产厂家平均每年投入1亿多加元从事工业研究与开发,相当于销售额的1%。用于技术服务和工程等方面的间接技术投资也近7.78亿加元。发展化工业的基本力量是有知识、素质好、有组织的员工。1985年,从事化学三大领域生产的雇员有2.4万人,其中60%左右在石油化工部门,3181人在有机化学和特殊化学部门,6750人在无机化学部门。大多数雇员都受过良好的教育,1985年,石油化工部门的雇员中有2669人拥有大学文凭,占总人数的18.5%。化学公司的许多雇员都是专业化学工程师或化学家,同时也是加拿大化学工程学会或加拿大化学学会的会员。此外,加拿大的化学工人还可以加入不同的工会组织。在安大略省的萨尼亚市,能源和化学工人工会是最活跃的工会组织。在蒙特利尔,最突出的是全国行业工会联盟。但在西部新成立的公司中,加入工会与否并不重要。化工业的商业利益方面的事务多由加拿大化学生产商联合会处理,该会1962年成立,总部设在渥太华。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