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林产品出口
河南林业资源丰富,出口历史也较悠久,河南桐原木1940年已出口日本,出口量为1 000立方米。1955年,河南开始收购桐原木并调拨青岛口岸出口。河南板材(即桐木拼板)生产、收购始于1973年,当年仅生产3 386立方米,亦是调拨青岛出口。槲叶出口历史较短,1985年首次对日本出口,当年仅出口15吨。1981—1990年间,河南林产品出口有所发展,这10年间,共出口创汇3 184万美元。1990年以后河南林产品出口上了一层楼,1991—1995年的5年间,仅桐原木及桐木拼板出口额达4 825万美元,尤其是桐木拼板发展更快,5年间创汇3 592万美元。出口最高年份为1995年,创汇1 254万美元。
河南桐木出口有16个品种,主要品种为桐原木,桐木制品。桐原木1955年始收购调拨出口,当年收购6 048立方米。1955—1976年共收购176 624立方米,调往青岛口岸出口,1977年开始自营出口,至1990年共销68 185.32立方米,主要销往日本关西地区。其中1980年前的4年间销37 064.46立方米,1981—1990年10年间销31 120.86立方米(金额773.03万美元),最高年份的1979年达16 069立方米。此后,由于日本进口半成品桐木拼板数量增加,对桐原木的需求量逐年减少,到了1986年、1987年,河南出口量下降至1 700立方米左右,1988年开始开拓新市场,转口台湾省、韩国。当年销台湾约3 000立方米,韩国约1000立方米,1989年转口台湾约8 000立方米,韩国约2 000立方米。由于台湾进口桐原木加工拼板销往日本,同中国大陆的桐木拼板相互竞争,所以1990年对台转口终止。进入90年代后,桐原木出口金额一直维持在200多万美元,1992年为343万美元。1995年出口又下降到200万美元以下。
河南省桐木拼板生产、收购自1973年开始,当年仅生产170立方米,至1975年已形成一定规模达1 253立方米,1977年达3 386立方米,至1978年共计生产收购10 631立方米,调青岛口岸出口。桐木拼板自1979年开始自营出口。至1990年共计出口61 260.66立方米,换外汇2 411.82万美元。90年代后,桐木拼板出口增长较快,1991—1995年间出口创汇3 592万美元,比前18年出口创汇2 412万美元增加1 180万美元,即增长了48.92%,1995年出口37 984立方米,创汇1 254万美元。桐木拼板主要销往日本,在日本用桐木做家俱被认为是最好的原料,全桐家俱是最昂贵的家俱。
河南槲叶的主要产区为南召、新安、汝南、鲁山、舞阳、洛宁、南阳等县。槲叶在1985年以前,农民主要是用来作肥料及当柴烧。1985年,河南首次组织槲叶对日本出口,当年仅出口15吨;1986年,出口52吨,比上年增加2.5倍;1988年出口440吨,创汇97万美元;1990年又增加到527吨,创汇132万美元,比1985年增加34.13倍。为了扩大槲叶对日本出口,1987—1988年又分别与日本山口株式会社、蝶理株式会社、高津贸易株式会社等三家公司开展了叶类(包括槲叶、艾叶、山归来叶)的补偿贸易。
河南林产品主要出口国别和地区为日本,韩国及台湾省,主要是日本,占河南林产品出口的99%以上,若干年份为100%。
河南林产品出口的品种有:桐原木、桐木拼板(亦称桐木板材)、槲叶、艾叶、柿叶、山归来叶、荷叶等,但主要为前三种。
河南省林产品及加工品出口数量见表8-3-2。
表8-3-2 林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数量
商品名称 | 单 位 | 1978 | 1980 | 1985 | 1990 | 1993 | 1994 | 1995 |
桐 木 | 立方米 | 4 097 | 50 727 | | | | | |
桐木拼板 | 立方米 | | 5 694 | 5 536 | 17 951 | 32 207 | 35 645 | 45 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