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人论》
《华严原人论》的简称。 唐代华严宗五祖宗密著。一卷。全书以判教的方式比较佛教各派以及中国儒道两家的异同,进而阐述关于宇宙人生、人类起源、社会上富贵贫贱不平等的根源等问题的看法,论证佛教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 宗密认为,儒、道两家都信奉天命论,以天道为万物之本,以禀气自然而生化解释宇宙人生。 这种观点在道理上讲不通,陷于执著迷惑之见。人天教只讲善恶因果报应,小乘教执著此身为世世不绝,大乘法相教以识为完有,大乘破相教主张一切皆无,皆为偏浅之见。 惟有一乘显性教《华严经》所说的才是最高真理。《华严经》称“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只因被“妄想执著”所蔽而没有显现出来,如果摆脱妄想执著,即可证得佛教智慧。 这个思想是宗密“原人”的基本依据。他说:“我等多劫未遇真宗,不解这自身,但执虚妄之相,甘认凡下,或畜或人。今约至教原之,方觉本来是佛。故须行依佛行,心契佛心,返本还原,断除凡习。 ……当知迷悟同一真心。大哉妙门,原人至此。”(《原人论》)宗密对儒道及华严宗之外其他佛教宗派并不一概否定,而是看成由“末”到“本”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反映出他调和儒、释、道,综罗佛教内部各派的理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