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产品出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产品出口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产品出口

1.出口农副产品的收购。从1950—1985年的36年中,出口商品的收购主要是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计划、价格、供货渠道都相对比较稳定,36年中出口农产品收购总值不断增长,其在出口收购总值中的比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50—1952年经济恢复时期,出口农产品收购总值为518万元,仅占出口收购总值的4.5%。1953年开始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产品收购总值从310万元上升到1960年的9 506万元,经过60年代经济调整后,到1970年农产品收购总值4202万元。从1953—1970年农产品收购总值为67 630万元,占出口收购总值的32.4%。1971年以后,农产品收购总值为185 750万元,占出口收购总值的76.1%。主要出口农产品收购情况如下:
(1)茶叶。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外贸部门大力扶持发展茶叶的生产和加工,茶叶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成为云南的三大经济作物和外贸部门主营的商品之一。茶叶收购额1951年为24万元,1958年为1 234万元,1960年猛增到2667万元。60年代经过调整,1973年茶叶收购额恢复和发展到2759万元,1985年达到5533万元。1951—1985年茶叶类收购总值共计75 019万元,占同期出口收购总值的16.2%。
(2)畜产品。主要品种有猪鬃、牛皮、羊皮、鹿皮、兔皮、马尾毛、山羊绒、狸子皮、水獭皮、金狗皮、马鹿皮、蟒皮、熟羊皮,各种皮衣皮褥子、地毯等30多种。1950年6月畜产品进出口公司成立后,畜产品中的猪鬃等大宗出口商品即成为外贸部门主营商品。畜产品收购额1950年为131万元,1960年达到613万元,1970年555万元,1980年1 006万元,1985年1 487万元。1950—1985年总计收购额20 533万元,占同期出口收购总值的4.4%。
(3)蚕茧、蚕丝。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省积极发展蚕桑生产,蚕茧、蚕丝的收购从1958年开始,当年收购额22万元,1969年达到178万元,1980年907万元。1958—1980年累计收购额1981万元,占同期出口收购总值的0.9%。
(4)粮油及其他食品。主要有大米、蚕豆、杂豆、活牛、干姜、松茸、咸水竹笋、云腿罐头、菠萝罐头、芸豆罐头等10多个品种,其他还有动植物油脂、水果、肉类罐头、活羊、银鱼、乳鸽、禽蛋、白糖、糕饼等100多个品种。1953年起云南省进出口公司开始小量收购出口,1957年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在云南成立分公司后有了较快的发展,先后开发了干姜块、活牛、活羊、大白芸豆、蚕豆、荞麦、松茸、肉类蔬菜和水果罐头、银鱼、竹笋等产品,同时积极支持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粮油及其他食品的收购额,1953—1985年累计为33 609万元,占云南同期出口收购总值的7.2%。
(5)土产品。主要是农副土特产品或加工品,其中大宗的出口商品有烤烟、卷烟、松香、松节油、辣椒干、白瓜子、黑木耳、核桃、核桃仁、香料油、中药材、中成药等。土产品收购从1953年开始,由云南省进出口公司收购并组织出口,1953—1954年收购额216万元。1954年12月,中国土产公司云南省公司正式成立,从1955年起由该公司收购出口,1955—1985年收购额76 907万元,累计收购额77 123万元,占同期出口收购总值的16.6%。
1985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享有外贸经营权的外贸专营公司发展到100多家,出口商品的收购在市场调节的原则下,随行就市多渠道购进,生产和经营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参加,商品流通打破了地区限制,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2.出口农副产品的调拨。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按照国家规定,凡是由外贸各专业总公司或指定的口岸外贸分公司统一出口的农副产品,云南省外贸专业公司按照国家计划安排,将收购的农副产品调往口岸公司,按照规定作价办法收回资金。云南省经营农副产品出口的4个公司调拨情况如下:
(1)省茶叶公司。1953—1985年调供茶叶总公司和口岸公司的红茶、绿茶共达157 420吨,1950—1985年调供各省、市国内销售的茶叶94 000吨。1956—1985年调往广东口岸出口的咖啡3 331吨。
(2)省土产分公司。1955—1984年调供口岸出口的商品总值27 006万元。调供的主要口岸和商品有:调供上海香料油10 700吨,烤烟20 875吨;调供天津核桃仁3 720吨;调供广东松香9 607吨。
(3)省畜产分公司。1950—1985年调供口岸和外省的畜产品总值22 718万元。主要商品有:猪鬃89 710箱(每箱25千克),兔毛3 000吨,山羊板皮566.5万张,鹿皮234.6张,各种皮褥子46 430张,地毯19 272平方米。
(4)省粮油食品分公司。1956—1980年调供口岸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杂豆(芸豆、蚕豆) 67 902吨,荞麦37 127吨,活牛38 267头,干姜块421吨。
3.农副产品的出口。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省的商品出口,主要由私营进出口商经营,1950—1955年私营进出口商共计出口422万美元,主要是农副产品。
1950—1957年,云南省先后成立了茶叶、畜产、进出口、土产、粮油食品5个国有外贸公司,这些公司虽有农副产品进出口的经营权,但由于外贸经营体制的限制,主要业务是组织出口农产品的收购和调拨,自营出口业务没有很好开展。从1981年起,云南外贸各专业公司经营的农副产品,逐步改为自营出口,减少和停止了调拨。1952年开始,国有外贸公司开始出口农产品,当年只有5万美元,1952—1985年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的出口总值为53 637万美元,占同期云南出口总值的37.6%。随着出口经营权逐步放开,农产品和加工品的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局面,1986—1995年农副产品和加工品的出口总值达到289 924万美元,占同期云南出口总值的49%。
按出口商品分类,1952—1985年农副产品出口总值53 637万美元中,土产品类19 351.6万美元,占36%,茶叶类11 084万美元,占20.7%,粮油食品类9 578万美元,占17.9%,医药保健品类9 155万美元,占17.1%,烟草类2 477万美元,占4.6%,畜产品类1 429万美元,占2.7%,丝绸类561万美元,占1%。
从出口地区看,1953—1985年农副产品出口总值中,港澳地区占43.8%;前苏联、东欧国家占16.8%,日本占11.3%;西欧、北欧、南欧占10.4%;东南亚国家占7.3%;中东地区国家占6.4%;美洲国家占2.9%;非洲国家占0.5%。
随着云南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出口不断增加,一些农产品成为出口骨干品种,出口价值也大大提高。1985年,已有卷烟、茶叶两个商品出口额在1 000万美元以上,还有烤烟、香叶油、桉叶油、木材、松香、松节油、干姜、核桃、核桃仁、牛肝菌、辣椒干、当归、田七、半夏、松茸、芸豆、咸水笋、山羊板皮、兔毛、猪鬃、蚕豆、蚕丝等22个品种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上。1995年,云南外贸公司经营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品出口总值为57 190万美元,占当年出口总值的43%。其中22个主要品种的出口总值42 431万美元,占74.2%,主要是:卷烟、松茸、烤烟、芸豆、红茶、桉叶油、绿茶、原木、奶粉、松香、蚕豆、香叶油、辣椒干、核桃仁、桑蚕丝、牛干菌、花卉、桑丝绸、兔毛、冻银鱼、咖啡、核桃等。
1999年,云南省农副产品出口总值11 757万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11.4%。出口数量较大的品种有:杂豆16 576吨、卷烟107 104万支、烤烟52 504吨、茶叶8 221吨、木材8 510立方米、松香8 217吨、生丝83吨、香叶油61吨、核桃仁773吨、什锦蔬菜1 864吨。
为了发挥云南生物资源优势,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云南省政府1995年实施“新兴生物资源开发工程”,把澳洲坚果、无公害蔬菜、花卉、香料、天然药物、食用菌产品、畜产品开发等列为出口创汇的重点项目,其中工厂化温棚栽培花卉、无公害蔬菜生产等新技术已开始推广,并有产品出口,云南省的高效创汇农业将得到快速的发展,为扩大农产品出口打下良好基础。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产品出口   二、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进口 ☛
0000074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