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 改革农业计划管理体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 改革农业计划管理体制

(二) 改革农业计划管理体制

在计划经济,人民公社和统购统销“三位一体”传统体制下开始农村改革,不仅是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化,也是农业管理形式的创新。早在80年代初,甘肃就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把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随着市场调节的扩大,从1986年开始,全省农业生产就取消了指令性计划,全部实行指导性计划,政府对农业的计划管理,从过去主要依靠行政领导转变为主要依靠经济手段,农民从过去主要按国家计划安排生产转为面向市场需求安排生产。总的看,这对由两个市场、两种价格的“双轨制”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由于农村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现象,加之第二步改革与城市改革汇合后各方面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一些宏观调控政策,如将农业生产资料政策与粮食价格捆在一起的办法并未收到予期的效果。由于粮食定购和棉花经营仍由原来的部门经营,收购价格由国家确定,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的最高限价政策又落实不力,因而粮棉等大宗农产品与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的比价关系不合理,粮棉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状况也就难以根本扭转。在当前和今后,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有利于增强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要以不损害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为前提,而且要考虑采取配套措施作保证。
伴随着农业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在政府对农业的计划管理和宏观调控手段上,由更多的依靠经济政策向依靠更具权威性和稳定性的法律手段过渡。特别是1993年7月2日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后,甘肃省先后制定的《甘肃省基本农田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和《甘肃省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监督管理办法》及《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法》等,都对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调控保护机制产生了积极作用。通过贯彻《土地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全省自1989年以来,共节约耕地4 900公顷,占建设用地计划的42%,违法占地发案率降低了85%,保证了全省耕地6年净增8 400公顷。共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21.5万块,保护面积222.73万公顷,占应保护面积的114%。还每年开发复垦耕地6 667公顷以上。拍卖“四荒地”(荒山、荒坡、荒水、荒滩)3.8万公顷。在减轻农民负担上也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1994年全省“三提五统”农民人均负担16.96元,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3.08%;劳均负担“两工”(义务工、劳动积累工) 16.28个,呈下降趋势。

☚ (一) 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三) 市场机制催生和带动农业产业化 ☛
0001985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