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函札部 > 簡札 > 家狀 家狀 jiāzhuàng 參加科舉考試者所填之文狀。其上書姓名、年龄、容貌等。《宋史·選舉志》:“景德中,嘗限舉人于試紙前親書家狀。”宋·錢易《南部新書》乙:“吏部常式,舉選人家狀,須云中形,黄白色,少有髭;或武选人家状云长形,紫黑,多有髭。”《慶元黨禁》:“秋當大比,漕司前期取家狀,必欲書‘委不是僞學’五字于後。”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科舉部 > 應試所需 > 家狀 家狀 jiāzhuàng 唐宋時科舉應試者寫報的家庭狀况表,内容包括籍貫及三代名諱等。《文獻通考·選舉考三》:“[後唐]明宗長興三年敕:今後落第舉人所司已納家狀者,次年便赴貢院就試,並免再取文解。”《宋史·選舉志一》:“家狀並試卷之首,署年及舉數、場第、鄉貫,不得增損移易,以仲冬收納,月終而畢。將臨試期,知舉官先引問聯保,與狀僉同而定焉。”明清鄉試、會試則於試卷内頁親書姓名、年歲、形貌、籍貫、三代名諱等,謂之履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