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引进技术,发展新的养殖行业
养虾业。广东的水产养殖业虽然历史悠久,但没有对虾养殖。1978年曾着手这项工作,但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进展缓慢,直至1986年,全省对虾养殖面积只有1 929公顷。1986年下半年通过驻香港的粤海公司引进外资7 176万美元,发展对虾养殖达13 300多公顷,并建起一批对虾加工厂。全省的对虾养殖和加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养鳗业。韩江下游,是省的鳗鱼苗主产区。过去只采捕鳗苗出口,鳗鱼养殖在广东还是一项空白。1979年,潮安县鱼苗场率先以补偿贸易引入外资100万港元,引进日本和台湾的设备、饲料,聘请日本养殖技术员驻场指导,进行鳗鱼养殖。由于经济效益明显,鳗鱼养殖业很快在粤东地区兴起,继而扩展到珠江三角洲。截至1991年,全省养鳗纯养、混养面积共1281公顷,年产活鳗9 518吨。养鳗业的发展,促进了加工业的兴起。自1986年开始,潮州、汕头两市先后引进烤鳗生产线五条,生产烤鳗5 100吨。广东已成为我国鳗鱼养殖和加工业的主要基地。
此外,海水网箱养殖和半咸淡水养殖业也随着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引进设备和技术工作的深入应运而生,并都以一定的规模不断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