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 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二) 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 (二) 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是指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与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之间的比例关系,用价格指数进行对比,观察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与农产品收购价格之间交换比例变化的趋势。 表5-4-8 1951—1955年天津市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以1950年为基期)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价格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农业比价不合理状况得到改善。1990年较1978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上升了1.61倍,工业品在农村的零售价格总水平上升了68%,工农业商品交换比价剪刀差缩小了35.64%。农民增加了收入,丰富了城市副食品供应。 1979—1984年,价格改革以调整为主。1979年粮食收购价格提高20%左右,超购加价幅度由30%提高到50%,加之议价范围扩大,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幅度上升。除1982年对实行加价的品种及收购办法改变,价格水平下降外,其余各年均呈上升。工业品在农村的零售价格较为平稳,1982年、1983年连续两年略有下降。1984年因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致使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较上年高3个百分点。1984年工农业商品交换比价剪刀差扩大了2%。1979—1984年,工业品在农村的零售价平均每年递增0.59%,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为平均每年递增5.9%。1984年以工业品在农村的零售价格为100,同量农产品换工业品有所增多,以农副产品为100,同量工业品换农副产品有所减少。 1985—1988年,价格改革进入放开与调整相结合时期,迈出了较大步伐。1987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上升幅度为8.5%;而1985年、1986年、1988年价格升幅较大,分别为15.4%、16.5%、19.2%。农村工业品的零售价格,1987年以后也有较大幅度上升,1988年价格指数为18.3%,较1987年高10.3个百分点。1985—1988年工农业商品交换比价剪刀差呈缩小趋势,到1988年剪刀差缩小了43%。1985—1988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平均每年递增14.6%,农村工业品的零售价格平均每年递增9.7%。以农村工业品零售价为100,同量农副产品交换工业品逐渐增多,以农副产品为100,同量工业品交换农副产品逐渐减少。 1989—1990年,在改革开放中进行治理整顿,实施紧缩政策,控制通货膨胀。这两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升幅缩小,1990年略趋下降。1989年、1990年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仍为上调趋势。1989年低于1988年3个百分点,1990年低于1989年11.2个百分点。见表5-4-9。 表5-4-9 1978—1990年天津市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以1978年为基期)
1989年、1990年两年工农业商品交换比价剪刀差有所扩大,分别为6.2%、6.1%。以工业品为100,同量农副产品交换工业品是减少的; 以农副产品为100,同量工业品交换农副产品是增加的。但12年农副产品价格平均每年递增8.3%,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平均每年递增4.4%。 ☚ (一) 农产品内部比价 第六章 对外开放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