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地方电网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二)地方电网 (二)地方电网随着农村电力的开发,小水电逐步由孤立运行发展到联网运行。70年代末,许多县已有自己的县电网,80年代开始出现跨县电网联网运行,国家大电网附近的部分农村骨干电站还与国家电网并网运行。电压等级逐步提高。50—60年代,大都是靠6千—10千伏木杆线路,输送距离为20公里;70年代,开始架设35千伏水泥输电线路,输送距离约40公里;80年代,随着电站容量增大和输电距离增长,开始架设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由于电网的发展,使供电范围由县城逐步扩大到区、乡、广大农村,农村用电普及率逐步提高,成为农村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截至1990年,全省与地方中小水电配套的电力网拥有高压线路3. 91万公里(其中110千伏的223. 6公里,35千伏的2 215公里,10千伏的3. 67万公里);低压线路5.35万公里。变电站116处,供电变电容量为43. 79万伏安(其中110千伏变电站6处9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110处34.79万千伏安);配电变压器达1.83万台,112.1万千伏安。
注:累计装机容量含配套小火电站容量。 各县电网普遍实行建设、管理、发电、供电、用电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管理机构为县电力公司,隶属县水电局。如赤水县电网内小水电站达30处2.1万千瓦,年发电量6 741万千瓦时。有高压输电线路1 062公里(其中110千伏线路17. 3公里),低压线路3 710公里;110千伏变电站1座1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2座共1万千伏安;配电变压器400台共3.1万千伏安。固定资产2 582万元,年发电总收入631. 32万元,支出441. 7万元,利润总额105万元。全县100%的乡(镇)、村和95%的农户用上了电。玉屏县电网有4座骨干电站,发电装机总容量为1.12万千瓦,电网以57公里的35千伏线路为骨架,以10千伏线路共380公里延伸到全县各乡、镇及企业,92%的农户用上了电,年发电量达4 092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生产用电占总供电量的50%,全县12%的农田有电力提灌,还支援毗邻的万山、镇远、岑巩等县的区、乡用电。 随着县电网的发展,电站容量的扩大,省内现已形成以镇远为中心连接施秉、黄平、三穗4县的黔东南舞阳河电网;以镇宁为中心连接关岭、紫云、普定4县的安顺西部电网。舞阳河电网内有施秉观音岩电站(2×6 300千瓦)、镇远红旗电站(4×3 200千瓦)、西峡电站(2×2 500千瓦)、东峡电站(2×1 000千瓦)等骨干电站,并有库容1亿多立方的龙头水库可调节。35千伏线路158公里,网内供电量近1亿千瓦时,是贵州省目前最大的地方电网(表2-6-2)。 表2-6-2 1990年贵州农村电力网
☚ (一)资源状况 (三)电气化程度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