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 国合商业两次合并时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 国合商业两次合并时期

(二) 国合商业两次合并时期1958—1978年

1. 第一次合并。1958年4月1日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调整商业机构的指示》,决定将省供销合作社与商业厅合并,成立新的商业厅,保留“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的牌子。县以上各级供销合作社同商业厅、局实行合并,成为各级政府的商业厅、局。同年9月,中共浙江省委批转省委财贸部《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财贸工作若干问题意见的报告》,决定将农村商业机构(包括基层供销社、公私合营商业、合作商店、合作小组、个体小商贩及其他附属的加工企业)下放给人民公社管理,成为人民公社的供销部,以10月1日为财产交接日期。规定基层供销社的公积金(包括结余未分配的股金分红)、地拨资金、折旧基金、借入调剂、建设和其他资金,公私合营商业的公股投资、公积金,合作商店的公积金、联合公积金等,全部移交公社供销部转为政府资金;基层供销社的人员、资金、财产和业务管理权一律转归公社管理使用。1960年2月,又进一步明确人民公社供销部既是人民公社组成部分,又是国营商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受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和县商业局 (县供销社) 的双重领导。
1961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派出工作组在绍兴县进行恢复基层社的试点。同年11月,在已恢复的1864个基层供销社中,以公社建社的有1 533个,占总社数的82. 2%; 以经济区建社的有271个,占总社数的14.5%; 以区建社的60个,占总社数的3.3%。
1962年,中共中央关于商业工作问题的决定,重新恢复供销社为集体经济性质。这一年,浙江省供销社针对基层供销社社区范围过小、社数过多、管理不便、制度不健全等弊端,重新开展整顿和调整。到1963年4月,全省基本完成了整顿、调整任务,基层供销社调整到878个,此后,继续有个别调整,到1966年底,全省基层供销社减少到723个。
各级供销社恢复以后,全面开展整顿,改善和加强对农村商品生产的服务工作,普遍设立了多种经营专门机构或配备了专人,扶持农村社、队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项目;对主要农副产品在完成国家计划以后,以略低于集市价格进行议购议销,活跃城乡交流,平抑市场物价,增加农民收入,满足消费需要;根据精简、补充、提高的原则,对职工队伍进行普遍的整顿,使职工队伍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1962—1965年的4年,全省供销社完成购销总额86.44亿元,比前4年增长83%; 实现利润3.43亿元,比前4年增长121%。
2. 第二次合并
1965年10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期,为了统一市场管理,浙江省又将县以上供销社与商业厅局合并。1969年以后,大部分基层供销社推行“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供销社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再一次被否定,升级为全民所有制,供销合作社再度受损伤。1976年与1965年比较,购销总额增长50%,而实现利润则从1.26亿元减少到1亿元,下降25.8%。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7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决定恢复各级供销合作社组织。到1978年底,全省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恢复组建工作基本完成。

☚ (一) 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   (三) 改革开放时期 ☛
000232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