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婆二2447①名旧指结婚之夜,用酒祭神后,送花到新郎房中的女宾。粤语。广东。清同治甲子年《广东通志》:「醮子之夕,其亲戚送花于新郎房中,男曰花公,女曰~。」②名媒婆。西南官话。广西宜山。黄永利《歌王传》:「荷包无钱求妹借,家里无双求~。」   花婆 225 花婆亦称花王圣母,壮族崇拜的生儿育女之神。传说中,小孩均为花婆所种的神花。广西瑶族亦信仰花婆。 ☚ 关公 天菩萨 ☛ 花婆壮族民间信仰的神祗。亦称“圣母”。流行于广西西北部。旧时,家家户户均设置“敬祀花婆先师之神位”。相传乃古时洗氏夫人死后所成之神。每年二月初二(相传系花婆诞辰)为专祀节日。通常于是日向花婆请愿,到河边架一根竹子或木条,上悬红线、红纸,谓之“红桥”,请花婆沿红桥过河到其家,赐予他们儿子,保佑子女健康。几天后,把象征性的红桥取回家,架在卧房门上,逢年过节焚香膜拜。若应愿,则举行“剪花”还愿,杀猪宰牛祭祀,并请道公剪彩花,念经,跳师公舞,通宵达旦。还有数年一度的全寨性集体祭祀活动,谓之“作星”。清初诸匡鼎《徭僮传》载:“(僮人)又数年延师巫结花楼,祀圣母(即花婆),亲族男妇数百千人歌颂号叫、剧戏,三四日夜乃毕,谓之作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