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各时期综合分析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二)各时期综合分析 (二)各时期综合分析以1949年的单位耕地面积种植业产值和粮食平均亩产量指数为100,各时期的相互指标的指数值,如表8-4-2所示。 表8-4-2 各时期土地生产率指数
☚ (一)分时期分析 二、劳动生产率分析 ☛ (二)各时期综合分析 (二)各时期综合分析以1949年劳均创造农业总产值、劳均生产粮食、劳均生产油料的指数为100,则各时期相应指标的指数值,如表8-4-4所示。 表8-4-4 各时期劳动生产率指数表
由表8-4-4可以看出,“一五”、“二五”、1963—1965年调整时期的劳均创造农业总产值数比1949年无显著增长,“三五”、“四五”增长1倍多。而到了“五五”,出现了显著增长;“五五”增长2.52倍;“六五”增长4.65倍;“七五”增长6.74倍。从该项指标的总趋势来看,开始时,呈缓速增长,后期呈快速增长。 由表8-4-4可以看出,对于劳均生产粮食指标,除了“一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等5个时期高于1949年水平外,其余3个时期,即“二五”、“三年调整时期”、“三五”均低于1949年水平。另外,“一五”时期以后,从“二五”开始劳均生产粮食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的幅度不大。 由表8-4-4还可以看出,各时期的劳均生产油料波动性较大,即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周期性变化;从“一五”到“二五”上升,从“二五”到“三五”下降;从“三五”到“六五”上升;从“六五”到“七五”下降。但劳均生产油料的总水平逐渐提高,特别是“六五”时期的劳均生产油料达到最高水平,指数为2 419,是1949年的23.19倍。 上述分析说明,吉林省的粮食生产从“二五”时期开始走向持续稳定发展;从“一五”时期开始,吉林省的经济作物,以及林、牧、副、渔业等均有较大幅度的发展,这可以从“六五”和“七五”时期的劳均创造农业总产值指数得到说明和验证。有人说,劳均创造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不仅与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有关,还与农业劳动力减少有关。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吉林省的农业劳动力在1986—1990年的5年中,每年以22.6万人的幅度增长。这样的增长幅度,必须使农业总产值以更大的幅度增长,才能使劳均创造农业总产值增加。 ☚ (一)分时期分析 三、资金生产率分析 ☛ (二)各时期综合分析 (二)各时期综合分析以1978年的资金生产率 值,如表8-4-6所示。指数为100,“六五”和“七五”时期的相应指标的指数 表8-4-6 投入产出与资金生产率指数表
由表8-4-6可以看出,对于物质消耗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指数,“六五”、“七五”时期均低于1978年,呈下降趋势; 对于每百元投入获农业净产值指数,“六五”、“七五”时期均高于1978年,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吉林省农业生产的资金利用程度较好,并且向良性发展。 ☚ (一)分时期分析 四、投入产出分析 ☛ (二)各时期综合分析 (二)各时期综合分析以1978年的投入产出两项指标指数为100,“六五”和“七五”时期相应指标的指数值如表8-4-6所示。 ☚ (一)分时期分析 五、农产品成本收益分析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