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农牧产品出口量和构成比例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二)农牧产品出口量和构成比例 (二)农牧产品出口量和构成比例1991—1995年的 “八五” 期间, 全省共出口玉米98.9万吨,年均19.8万吨; 出口名贵杂豆11.9万吨, 年均2.3万吨; 出口辣椒干2.7万吨, 年均5 413吨;出口活牛 1.83万头, 年均3 369头, 出口羊绒176.2吨, 年均35.3吨; 出口蚕茧丝1 016吨, 年均203吨。年平均出口量与 “七五” 初的1986年相比, 玉米增加16.1万吨, 名贵杂豆增加1.78万吨, 辣椒干增加2075吨, 活牛增加279头, 羊绒增加30.8吨, 蚕茧丝基本持平。在1995年的2.36亿美元农牧产品对外贸易额中, 初级农牧产品出口1.31亿美元, 占55%; 深加工增值的农牧产品出口1.05亿美元, 占44.9%。主要农牧产品出口额见表6-2-1。 表6-2-1 主要农牧产品出口创汇情况
注:辣椒干、羊绒、蚕茧丝数量为吨,活牛数量为头。 陕西在推进外向型农牧业发展中的主要经验是: ❶坚持改革开放, 不断更新观念, 是促进外向型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80年代初期, 由于受 “怕风险”、“怕合资会影响民族企业发展”等思想影响, 在引进外资、技术和设备等方面裹足不前。进入90年代, 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精神的鼓舞下, 认识到农牧业对外开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大胆地进行多种形式的引资招商探索, 建设了一批龙头企业和经济技术实体, 使全省农牧业对外开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❷运用政策引导, 加强宏观管理, 是加快外向型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省农业厅在原有世行贷款项目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外事外经处, 加强全省农牧业对外开放的领导。组织各级农业部门领导干部学习东南沿海省、市发展外向型农牧业的经验, 有计划地组团出国考察访问; 帮助各地农牧部门做好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瞄准国际市场要求, 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确定引进外资发展的重点项目。 ❸大力增强农牧产品保鲜和深加工力度, 是提高外向型农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进入90年代,围绕农牧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建设, 全省各地相继建成了一批农牧产品保鲜、冷冻和深加工企业, 有效地提高了农牧业产品出口的质量、规模和经济效益。 ☚ (一)建立农牧产品出口生产基地 第三节 林业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