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民技术教育
这项工作是从1956年起步的, 当时在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精神号召下, 各地利用小学、中学的校舍办起了干部学校或技术夜校, 对农民进行培训。1958年后, 各地成立了农业技术训练班, 作为常设机构对农民进行轮训, 同时, 广泛开展了种“三田”活动, 带动广大农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积极性。
1979年7月, 省上成立了陕西省工农教育委员会, 负责全省工人、农民教育工作, 当年, 全省8个地、市共办起了1 674所农民技术学校, 参加学习的青年农民13万人。到1984年, 全省县、乡、村三级农民技术学校发展到7 531所, 参加学习的农民达到25万多人。同年9月, 省政府对全省48个农民教育先进集体和138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1985年10月, 经过调整, 全省保留正规和长期的农民技术学校723所, 在校学员27万人。
1981年初, 陕西省农业委员会、陕西省农业局筹备成立陕西省农业广播学校, 同年5月, 由陕西省农业委员会、陕西省农业局、陕西省广播事业局、陕西省人民广播电台、陕西省科协、陕西省妇联、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农学会等单位联合组成中央农业广播学校陕西省领导小组, 同时在陕西省农学会设立中央农业广播学校陕西省办公室。7月, 招收农业基础班学员1.6万名。1984年5月,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陕西省农业广播学校。并在全省10个地、市和农垦、林业两个系统, 以及81个县 (区) 设立分校, 形成了广播电视教育体系和网络。据此, 陕西省农业广播学校将第一期农学基础班改为农学专业,继续进行专业课学习, 并招收了第二期农学专业学员1.1万人, 于1984年5月2日开学。1985年又招收农业经济与管理、畜牧两个专业的学员2 800余名。1995年, 在校生人数达到14 484人, 专职办学人员增加到564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开办, 对提高农民的素质, 依靠科技致富, 带动广大农民学科技起了重要作用。
1992年7月, 农业部发出了 “关于印发 《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制度管理办法》 的通知”, 要求各省实施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即绿色证书) 制度, 作为科教兴农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1994年1月, 省农业厅向省政府上报了 “关于在全省开展农民技术资格证书 (绿色证书) 制度试点工作的请示”, 由省政府办公厅批转各地执行。同时, 在全省确定千阳、合阳、彬县、耀县、长武、蓝田、户县为 “绿证”试点县, 其中,合阳、耀县为农业部试点县。1994年下半年开始到1996年6月, 全省7个试点县有13 985人参加了培训学习,其中5 438人学完了技术培训课程, 经考核达到了发证要求。